兰舟发枉渚,沿缘临平湖。
平湖夕籁凉,冰轮印方诸。
爱此宜秋色,朗朗复如如。
点缀无纤云,高标惟碧虚。
涌金难为状,浮玉诚何须。
棹缓防荡荷,帆轻可友凫。
岸虫已如斯,爝火何为乎。
既不滥飞觞,亦慢勤披书。
飒然清净光,吾意与之俱。
泛月
兰舟发枉渚,沿缘临平湖。
平湖夕籁凉,冰轮印方诸。
爱此宜秋色,朗朗复如如。
点缀无纤云,高标惟碧虚。
涌金难为状,浮玉诚何须。
棹缓防荡荷,帆轻可友凫。
岸虫已如斯,爝火何为乎。
既不滥飞觞,亦慢勤披书。
飒然清净光,吾意与之俱。
【解析】:
“泛月”诗的首句点明了诗人泛舟游览的地点和时间,交代了游赏的环境背景。
“兰舟发枉渚,沿缘临平湖。”这句是说,我乘着白色的小船,从枉渚出发,沿着临平湖航行。
“平湖夕籁凉,冰轮印方诸。”这里写的是从晚到初的湖面景色。湖面上波纹荡漾,发出轻柔的声响;月亮在天空中慢慢升起,映照在方诸山上。
“爱此宜秋色,朗朗复如如。点缀无纤云,高标惟碧虚。”这四句是作者对湖上夜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美景的喜爱之情。
“涌金难为状,浮玉诚何须。”这两句是对前一句的反问,表示自己无法形容眼前的美景,只能欣赏。
“棹缓防荡荷,帆轻可友凫。”这是写船行过程中的感受。船桨放慢,以防荷花被水浪打翻;船帆轻轻展开,可以与水鸟嬉戏。
“岸虫已如斯,爝火何为乎。既不滥飞觞,亦慢勤披书。”这两句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于游赏过程中的感受。岸边的虫子已经如此美丽,何必再去浪费酒杯呢?既然不想饮酒,那就好好阅读书籍吧!
“飒然清净光,吾意与之俱。”这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这里的“清风”可以理解为自然之美,也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