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室无风亦自暖,纸窗受日光犹满。
温暾融盎总如春,今昔年华纷在眼。
毳幕布帐拱和门,土灶烟疏未午飧。
奔波岂少无家者,广厦惟怀杜老言。
明窗
毡室无风亦自暖,纸窗受日光犹满。
温暾融盎总如春,今昔年华纷在眼。
毳幕布帐拱和门,土灶烟疏未午飧。
奔波岂少无家者,广厦惟怀杜老言。
【注释】
- 明窗:明亮的窗户。
- 毡室:用羊毛毡制成的房间。
- 无风:没有风。
- 仍自暖:仍然很暖和。
-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 温暾(wēntún)融盎(àng):形容温暖而明亮。
- 今昔:现在与过去。
- 毳(cuì)幕:用羊毛织成的帐子。
- 布帐:用布做的帐子。
- 拱和门:弯曲的门框。
- 土灶:用泥土烧制的炉灶。
- 未:未到。
- 午:中午。
- 杜老言:引用杜牧(唐末诗人)的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舒适的室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安逸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明窗”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明亮的窗户。接着,作者通过对比来强调室内的温暖舒适:“毡室无风亦自暖,纸窗受日光犹满。”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毡制的屋子也显得十分温暖;而纸制的窗户则被阳光照射得明亮通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室内环境的优越,也让人感受到了主人对生活的享受和满足。
接下来的诗句中,“温暾融盎总如春”进一步描绘了室内温暖如春的氛围。这里的“温暾”形容室内温度适宜,让人感到舒适宜人;“融盎”(róngyìng,融化的样子)则暗示着室内的光线柔和而明亮;“总如春”则将整个室内都比喻成春天,表达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今昔年华纷在眼”则将时间的概念引入诗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主题。这里的“年华”指的是过去的岁月,“纷在眼”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岁月在眼前浮现的情景。这种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留恋。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广厦惟怀杜老言”一句,更是引用了杜牧的名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