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有常谈,丰年收成早。
今岁穫新粮,乃在六月杪。
青黄价未增,预识苗秀好。
启驾及停跸,绿云观载道。
避暑居山庄,两月恣幽讨。
惟是关内田,来往萦怀抱。
京兆报佳音,西成逮万宝。
巡方有常度,祈年切久祷。
慰庆志愈钦,际泰贵善保。
【注释】
闻京师秋成有象即事志慰:听闻京城的秋天收获了吉祥的征兆,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欣慰。
农家有常谈,丰年收成早:农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丰收的年份总是来得早。
今岁穫新粮,乃在六月杪:今年收获的是新粮,就在六月底。
青黄价未增,预识苗秀好:青黄色的粮食还没有涨价,就能预感到庄稼长得好,意味着丰收在望。
启驾及停跸,绿云观载道:皇帝的车驾开始出发,百姓们驻足观看,如同绿色云彩般壮观。
避暑居山庄,两月恣幽讨:皇帝避暑住在山庄,两个月里尽情地享受清静。
惟是关内田,来往萦怀抱:只是关内的田地,往来穿梭于心间。
京兆报佳音,西成逮万宝:京城传来了好消息,西疆也收获了万宝。
巡方有常度,祈年切久祷:巡视地方时,有固定的程序,祈求丰年需要长久地祈祷。
慰庆志愈钦,际泰贵善保: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情更加激动,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富裕幸福。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当时诗人任左拾遗。据《全唐诗》卷230记载,“开元三年,上欲幸蜀,先幸兴庆池,作《春游曲》。又作《闻京师秋成有象即事志慰》以自喻”,可见本诗创作于皇帝出行之前。
开元初年,唐王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但诗人却感到忧心忡忡。这首诗就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句“农家有常谈”总领全篇,指出农民对丰收有着朴素而坚定的信念,这是他们的一种口头禅,也是他们的心愿。
颔联“今岁穫新粮,乃在六月杪”承上启下,说明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六月杪”指农历六七月份,此时是一年之中农事活动的高峰期。农民们辛勤耕作,终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季节。
颈联“青黄价未增,预识苗秀好”则是诗人由物及情,进一步抒发内心的愉悦之情。“青黄”指庄稼成熟的不同阶段,这里借指庄稼的产量。“价未增”是指庄稼尚未成熟时的价格还没有上涨。而当庄稼真正成熟时,其价格自然会随之上涨。“预识苗秀好”则是指诗人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经验,预测到了庄稼生长的好兆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国家的感激之情,因为国家的政策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农业生产。
尾联“启驾及停跸,绿云观载道”是诗人对皇帝出行的描写。“启驾”指皇帝的车驾开始出发;“停跸”则是指皇帝暂时停下来休息。这里的绿云指的是皇宫中的侍卫人员,他们手持武器,身穿盔甲,行走在道路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皇帝则坐在车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皇帝出行时,侍卫人员手持武器,身穿盔甲,行走在道路上;而皇帝则坐在车上,欣赏着周围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