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圣之清,潇洒侯似彼。
伊尹圣之任,后凋贞可比。
柳下圣之和,报春属冰蕊。
堪为忘年交,要之皆君子。
孟氏既前呼,苏家后唱是。
允称益者友,不出尼山旨。
命笔写其真,在彼不在此。
【注释】1.三友:指孔子与颜渊、子贡、曾参三人。2.伯夷:即伯夷叔齐,春秋时鲁国人,因谏武王伐纣而饿死首阳山。3.伊尹:商汤的大臣,佐商朝建立和巩固国家。4.柳下惠:名展禽,战国时齐国人。5.孟氏:指孟轲。6.苏家:指苏秦。7.允称:确实可以称。8.尼山:指孔子,相传孔子生于尼丘山。9.不在此:“在彼”句意为:孔子的品德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
【赏析】
此诗借咏“三友”,赞颂孔子的品德。
开头两句说,孔子与他的弟子颜渊、子贡、曾参三人如伯夷一样高洁,如伊尹一样有才能;他们如柳下惠一样谦恭,如孟子一样贤明,所以孔子能成为一代宗师。
中间四句写孔子弟子们的德行。前两句说,孔子的弟子们像颜回那样谦虚,像子贡那样聪明,像曾参那样忠诚。后两句说,这些弟子们像柳下惠那样宽厚,像孟轲那样正直。这四句是对前面所赞颂的三位弟子的进一步说明。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它指出孔子的品德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他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高尚的,不是低劣的。这里所说的“不在此”,是说“在彼”。“在彼”指孔子本人,“在此”指他的品德。作者认为只有孔子才是值得称道的朋友。
这首诗赞扬了孔子的品德,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尊敬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