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中曾对月,冬月今对初。
小春了不塞,朗映襟怀虚。
山木尽桂枝,轮囷复扶疏。
潋潋石泉光,魄影上下俱。
右丞之所会,昔见招裴书。
俯临大野宽,万帐灯竿殊。
清光不孤人,爝火何为乎。

对月

盘中曾对月,冬月今对初。

小春了不塞,朗映襟怀虚。

山木尽桂枝,轮囷复扶疏。

潋潋石泉光,魄影上下俱。

右丞之所会,昔见招裴书。

俯临大野宽,万帐灯竿殊。

清光不孤人,爝火何为乎。

【注释】:

  • 对月:在月光下赏月。
  • “盘中”与”冬月”:盘中的月亮和冬月的月亮,都是指月亮。
  • “初”:开始、新月的意思。
  • “小春”:农历二月,又称孟春或立春,是春天的开始。
  • “朗映襟怀虚”:明亮的月光照亮心胸空旷。
  • “山木尽桂枝:山中的树木都披上桂枝的枝叶。
  • “轮囷”:弯曲的样子,形容树枝盘旋交错。
  • “扶疏”: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树木茂盛。
  • “潋潋”:水波荡漾的样子。
  • “魄影上下俱”:月亮的影子映照在天上和地上。
  • “右丞”:唐朝诗人杜甫的封号。
  • “昔见招裴书”:之前有召唤我(杜甫)的书信。
  • “万帐灯竿殊”:无数帐篷中,灯光摇曳不同。
  • “清光”:清澈明亮的月光。
  • “孤人”:孤独无依的人。
  • “爝火”:小火把。

【赏析】:
这首诗以“对月”为主题,描绘了月光之下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通过回顾过去与现在两个不同的月相,表达了岁月变迁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月夜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最后一句则通过对比,反问自己是否因为孤独而忽视了自然之美,从而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