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事不可偶。
王贡弹冠,咸慱结绶。
汇征虽同公私异,阳禹咢咢多谠议。
陈朱行诈终无济,拔茅无别匪至计。
【注释】
短歌行:汉乐府旧题。
王贡:指汉代王吉和贡禹,两人均为西汉名臣,以直言进谏而著称。弹冠:比喻官员们纷纷向朝廷进言,准备出仕。咸:都。结绶:系于衣带的印信。
汇征:会聚征讨。公私:公家与私人。异:不同。阳禹:即“虞舜”。咢咢:通“黜黜”,贬谪。谠议:正直的议论。陈朱:东汉陈宠、朱穆等。行诈:施行欺诈。无济:没有帮助作用。拔茅:比喻提拔人才。无别:别无他法。至计:最好的计谋。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在这首诗中通过抨击当时一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无耻小人,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期望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犀利,讽刺辛辣。
首句“似是而非,事不可偶”是说有些事情表面看来好像正确,但实际并非如此。接着用“王贡弹冠,咸慱结绶”两句来说明这些似是而非的事情都是因为趋炎附势、投机钻营才出现的。“王贡弹冠”是指汉代的王吉和贡禹,他们都是敢于直谏的大臣,所以“咸慱结绶”指的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也纷纷效仿他们的作法,争相向朝廷进言。
接下来四句是对当时一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无耻小人的讽刺,指出他们虽然表面上会聚征讨,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这四句中用“阳禹多谠议”“陈朱行诈终无济”等词表明这些人只会说些正直的议论,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拔茅无别匪至计”则表明只有真正的贤能之人才能为国建功立业,不能被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所蒙蔽。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正直之士的期望和赞美之情。诗人希望天下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不是像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一样只能做些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