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宇散凉飔,琳池澹朗照。
木兰试浮弄,冰鉴延虚眺。
望前魄早升,夏仲暑迟到。
吟兴殊未阑,漏声甲夜报。
适可薄言旋,秉烛讵宜敩。
御湖泛月
桂花飘香,凉风拂面,琳琅的池塘倒映着朗照的月光。
木兰轻摆,荷花浮起水面,如同冰镜延伸至远方。
望着前边的月亮已升高,夏日炎炎却来得稍晚些。
吟诗兴致未减,漏壶报时的甲夜声响彻夜空。
适当时候便回转,持烛不宜效仿古人。
注释:桂宇散凉飔,琳池澹朗照。
桂花飘香,凉风拂面,琳琅的池塘倒映着朗照的月光。
这里的“桂宇”指的是桂花盛开的地方,而“凉飔”则形容风带着桂花的香气。琳琅的池塘意味着清澈见底、美丽的湖泊,它倒映着月光,显得格外明亮。
木兰试浮弄,冰鉴延虚眺。
木兰轻轻摇曳起来,荷花漂浮在水面上,就像是冰镜延伸到了远方。这里的“木兰”和“冰鉴”都是用来形容水中的荷花,仿佛是冰制的镜面一样反射着月光。
望前魄早升,夏仲暑迟到。
望着前面的月亮已经升起,夏日的炎热却迟迟没有到来。这里的“前魄”指的是前面的月亮,而“夏仲”则是对夏天的称呼。
吟兴殊未阑,漏声甲夜报。
虽然吟诗的兴致尚未结束,但时间的指针已经指向了深夜。这里的“漏声”指的是古代计时的漏壶滴答的声音,而“甲夜”则是指凌晨时分。
适可薄言旋,秉烛讵宜敩(jiào)。
适当的时候就应该回去,拿着蜡烛也不应该效仿古人。这里的“适可”表示恰到好处的意思,而“薄言”则是轻轻地说,“旋”则是回转的意思。“秉烛”是指拿着蜡烛,“讵”是语气词,相当于“岂”,意为“怎么”,“敩”是效仿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人们在月光下赏景、吟诗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古人行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