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每作阴,春膏常润地。
春烟低远村,春风拂游骑。
前夜小雨过,桃花放初媚。
昨日复霏霏,芳草含珠穗。
入夜有渰萋,一犁冀明赐。
近年实多幸,青郊利农事。
惟幸故望奢,大沛始畅意。
【注】即事:咏物诗。
春云、春膏:春云,春天的云彩;春膏,春天的甘露。
阴:阴暗;润:滋润。
村:村庄。
游骑:骑马游历的人。
媚:美好的样子。
霏霏:小雨。
渰萋(yǎn qī):低垂的草。
一犁冀明赐:希望明天能有个好天气,好去耕田。
近年实多幸:近几年确实是很幸运。
青郊:指田野。
惟幸故望奢:只希望今年能够丰收。
大沛始畅意:大丰收时心情才会舒畅。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作者正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道州司马,这首诗是他在道州任上写的。诗中描写了春日田园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前四句写春景,后四句写农夫的心情。全诗以“春”字贯串全篇,从“春云”、“春膏”、“春烟”、“春风”到“春雨”、“桃花”,再到“芳草”,把春天写得生气勃勃,美不胜收。
首联写春云常作阴,春膏常润地;次联则写春天的景色。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绿意融融的田园风光图,使人如临其境。
颔联进一步写春天的景色,既写出了乡村的宁静和恬淡,又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则是直接描写农夫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和憧憬。这一联中,“前夜小雨过,桃花放初媚”是写天气转晴后的景色,而“昨日复霏霏,芳草含珠穗”则是写昨天的天气和田间景象。这两个画面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魅力。
尾联则是直接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情。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却有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表达自己对农民丰收的期盼和对大丰收时心情舒畅的向往,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这首诗以“春”字为主线,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农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之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