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漕济灾区,初偶今成例。
匪灾仍截漕,自我排众议。
持筹慎所思,论亦经远计。
独是秋稔处,官籴辄翔贵。
陈陈致红朽,孰与资博济。
以此足常平,市价自平易。
德流则何有,效颇速邮置。
湖南报有收,江右称乃积。
二省听流通,天下可无事。
补救殚我心,丰亨赖天赐。
京庾实本根,储蓄贵有备。
申命方伯臣,惠不可常试。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截漕济灾区,初偶今成例。
- 注释:截取水道中的漕粮用以救灾,这是历史上的首次,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做法。
- 赏析:此句表达了古代政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采取临时措施来救助受灾地区,如截取漕粮以解燃眉之急的做法,体现了对民众生命财产的重视和对国家稳定运行的责任感。
- 匪灾仍截漕,自我排众议。
- 注释:即使不是灾害季节,政府仍然截取漕粮。这种做法反映了政府不顾众议,坚持自己的政策。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古代政府在特定条件下(非灾害时期)依然采取紧急措施,可能是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或应对突发情况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独断和忽视民意的问题。
- 持筹慎所思,论亦经远计。
- 注释:在决策时需要谨慎思考,提出的计划也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 赏析:这句强调了决策时应考虑全面和深远的后果,体现了古代政府在处理事务时的审慎态度。
- 独是秋稔处,官籴辄翔贵。
- 注释:只有在丰收的地方,官仓收购的粮食价格才会上涨。
- 赏析:这里反映了古代政府通过控制市场供应来调节价格的现象,同时也暗示了丰收地区的粮食资源紧张。
- 陈陈致红朽,孰与资博济。
- 注释:这些粮食已经陈旧发霉,与其浪费不如用来救济百姓。
- 赏析:这句诗批评了浪费的行为,提倡节约和救济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公益观念。
- 以此足常平,市价自平易。
- 注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市场的平稳,商品的价格自然会趋于合理。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政府调控市场、维持物价稳定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保障民生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 德流则何有,效颇速邮置。
- 注释:只要道德风尚盛行,效果自然迅速;而如果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则效果难以持久。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教化和法律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理效果。
- 湖南报有收,江右称乃积。
- 注释:湖南等地收到了粮食储备,江西等地区则有大量储存。
- 赏析:这说明当时政府在各地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增加粮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 二省听流通,天下可无事。
- 注释:两省听从朝廷调配,这样全国就可以太平无事。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古代政府通过有效的物资调配来维护社会稳定的意图。
- 补救殚我心,丰亨赖天赐。
- 注释:为了补救灾害我费尽心思,丰收得益于上天的恩赐。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古代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对天赐丰收的感激之情。
- 京庾实本根,储蓄贵有备。
- 注释:京城的粮仓是根本,储备物资要充足。
- 赏析:这句强调了粮食储备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
- 申命方伯臣,惠不可常试。
- 注释:向地方官员下达任务,施惠不应频繁试验。
- 赏析:这句话提醒了地方官员应持续提供帮助,而非仅仅为了应付检查而施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