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雪有声声亦有,矮屋疏篱筛风后。
无过骚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户牖。
何来晴昼飞玉花,玉花中有声交加。
人间丝竹比不得,似鼓云和之瑟湘灵家。
雪落千尺亦其素,乃中宫商胜韶頀。
𨗳之则来讵巧营,即之则虚堪静悟。
跳波喷沫纷潺湲,赴壑一泻无复还。
借问盈科放溟海,奚如止坎淳苍湾。
叠石开轩致潇洒,雪色檐端雪声下。
秋水之中有六鳌,岂必学彼任公钓竿把。
陡忆春月临勾吴,寒山疏剔传凡夫。
听雪信美未可云久驻,今来不假人力而得突过之仙区。
于焉弃虎跑之石泉,却惠山之竹垆。
谢南国之虚声,守北地之故吾。
清风明月,苍山碧湖。
虽旷古而无闻,欣始遇之迥殊。
【注释】
- 千尺雪歌:即《雪歌》。
- 有声:这里指雪花落下时发出的声响。
- 骚屑:形容雪下得很急促,发出的声音像细碎的琴声。
- 淋浪喧户牖(yǒu):《诗经·小雅·大东》“风乎舞雩,雨雪霏霏”。
- 玉花:比喻雪花。
- 丝竹: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湘灵家:《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 𨗳(pēi):古琴名。
- 澄澈:形容水清澈明净。
- 𨗳之则来讵巧营:意思是说,只要弹起琴来,就仿佛有神仙来迎接。
- 止坎:意谓停止在低谷或深渊,这里指停止在水中。
- 淳苍湾:指深蓝色的湖湾。
- 叠石开轩致潇洒:意谓打开窗户,让山石堆叠起来,显得更加清幽洒脱。
- 六鳌:传说中的一种巨龟。
- 任公钓竿把:任公,任公子,相传曾钓得巨鳌。
- 陡忆春月临勾吴:忽然想起春天的时候,月亮照耀着吴地。
- 听雪信美未可云久驻:听雪固然美好,但不可说它能够长久停留。
- 今来不假人力而得突过之仙区:如今来这里,并不是凭借人工之力。
- 弃虎跑之石泉,却惠山之竹垆:舍弃了杭州虎跑寺的泉水,转而去欣赏惠山寺的竹林和茶炉。
- 谢南国之虚声:指南国的歌乐,如《子夜歌》、《西洲曲》。
- 北地之故吾:北方的故园。
- 清风明月,苍山碧湖:清风明月,青翠的山峦,碧绿的湖水。
- 虽旷古而无闻,欣始遇之迥殊: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过这样的美景,但今天能够遇到,感觉非常特别和新奇。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杭州西湖时所写的一首七律。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描写杭州西湖的雪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问雪有声声亦有,矮屋疏篱筛风后。”写诗人在杭州西湖赏雪时,听到一阵风吹动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有人在弹奏琵琶,又好像是雪花飘落的声音。诗人用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画面。
颔联“无过骚屑送寒音,那似淋浪喧户牖。”继续描写雪花落在屋顶、窗棂上的情景。这里的“骚屑”和“淋浪”都是形容雪花落下的样子,给人一种清脆悦耳的感觉。
颈联“何来晴昼飞玉花,玉花中有声交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场景。这里的“玉花”是指雪花的形状像花朵一样美丽,“声交加”则是指雪花落下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美妙的音乐效果。
尾联“人间丝竹比不得,似鼓云和之瑟湘灵家。”诗人最后用比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认为,人间的乐器和音乐都无法与雪花的美丽和声音相比拟,就像古代的湘灵演奏的瑟一样美妙。这里的“湘灵”指的是湘水的女神,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女。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雪景的美和音乐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