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戒敕有司,大祀简庶务。
万几惟一心,岂有可息处。
春巡经四省,率幸春苗布。
桃源数州县,歉后常廑虑。
麦秋究何若,咨询驰驿路。
譬父母怜子,尤切于新晤。
注释:
夏至斋居三首 其二
誓戒敕有司,大祀简庶务。
万几惟一心,岂有可息处。
春巡经四省,率幸春苗布。
桃源数州县,歉后常廑虑。
麦秋究何若,咨询驰驿路。
譬父母怜子,尤切于新晤。
赏析:
《夏至斋居三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斋居期间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国家的关心和担忧。
“誓戒敕有司,大祀简庶务。”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他誓言要告诫官员们,在大祭祀时简化其他事务。这表明他在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也不忘提醒官员们要注意民生问题。
“万几惟一心,岂有可息处。”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国家治理的决心。他说,面对万般繁杂的事情,只要一心一意地为国家服务,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坚定信念。
“春巡经四省,率幸春苗布。”这句话描述了杜甫在春天巡视各地的经历。他经过四个省,并在那里视察了春耕情况。这反映了他对农村生活的关注。
“桃源数州县,歉后常廑惕。”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他指出,在桃源等几个州县,在歉收之后,农民常常感到忧虑。这反映了他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麦秋究何若,咨询驰驿路。”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他询问麦秋的结果如何,并咨询沿途的官员。这说明他在关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忘与官员们交流信息。
“譬父母怜子,尤切于新晤。”这句话表达了杜甫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将与亲人见面比作父母疼爱孩子的情景,这显示了他对亲情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杜甫在斋居期间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国家的关心和担忧,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