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以前迹杳茫,三五以后滋益详。
编年事例自涑水,正纪褒贬推紫阳。
列眉指掌示法戒,四千馀年治乱彰。
武帐几馀一翻阅,岂因巡狩懈就将。
但经触目心辄警,不为博览供词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三五以前迹杳茫,三五以后滋益详”是说在《通鉴纲目》中记载了从周代到元朝的历史,其中以宋为最详。“编年事例自涑水,正纪褒贬推紫阳”是指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时间顺序记述历史事件。“列眉指掌示法戒,四千馀年治乱彰”,意思是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时候,把历代的兴衰成败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后人治理国家的借鉴。“武帐几馀一翻阅,岂因巡狩懈就将”的意思是司马光晚年仍然手不释卷,勤于政事。“但经触目心辄警,不为博览供词章”,意思是司马光读书勤奋,即使看到眼前的事情也会警醒自己;他写《资治通鉴》不是为了博取名誉,而是用它来教育后人,让后人从中得到教益。
【答案】
读通鉴纲目 三五以前迹杳茫,三五以后滋益详。
编年事例自涑水,正纪褒贬推紫阳。
列眉指掌示法戒,四千馀年治乱彰。
武帐几馀一翻阅,岂因巡狩懈就将。
但经触目心辄警,不为博览供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