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偶会心,属咏识穷理。
水阔育鳞多,善恶无不有。
善为鲤与鲦,恶为鳢与鲇。
一般皆水族,黑白从可觇。
鲇鳢好食鱼,鲤鲦不知避。
潜跃一湖中,适以饲恶类。
恶类性戕贼,亦知护其子。
曝鬐当日午,他鱼不敢迩。
临流坐石矶,饲鱼投剩饭。
噞喁纷齐来,品格谁能辨。
善类自柔弱,恶类多强梁。
夺据饱其腹,掉尾而倡徉。
见此意不平,掷石未即中。
本拟锄其恶,翻惊善者众。
持网伺再来,鲦鲤旋复至。
维彼鳢与鲇,狡警乃远去。
物态幻难穷,即小可喻大。
惠而不通方,几何不为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观鱼偶会心,属咏识穷理。
  • 在观看鱼儿的过程中,我突然有了灵感,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我对自然的理解和领悟。
  1. 水阔育鳞多,善恶无不有。
  • 水域宽广,鱼类的种类很多,无论是善是恶,都存在其中。
  1. 善为鲤与鲦,恶为鳢与鲇。
  • 善良的鱼是鲤鱼和鲦鱼,而邪恶的鱼则是鳢鱼和鲇鱼。
  1. 一般皆水族,黑白从可觇。
  • 所有鱼类都是水中的生物,它们的黑白颜色可以从中看出。
  1. 鲇鳗好食鱼,鲤鲦不知避。
  • 鲇鳗喜欢吃鱼,而鲤鱼和鲦鱼却不知道躲避。
  1. 潜跃一湖中,适以饲恶类。
  • 它们悄悄地在水中游动,正好被那些邪恶的鱼类吃掉。
  1. 恶类性戕贼,亦知护其子。
  • 这些邪恶的鱼类本性残忍,但也会保护自己的后代。
  1. 曝鬐当日午,他鱼不敢迩。
  • 阳光照射下,鲤鱼露出脊背,其他鱼都不敢靠近。
  1. 临流坐石矶,饲鱼投剩饭。
  • 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投喂剩余的鱼肉给鱼类。
  1. 噞喁纷齐来,品格谁能辨。
  • 鱼们纷纷争抢食物,以至于无法分辨出哪个是善良的哪个是邪恶的。
  1. 善类自柔弱,恶类多强梁。
  • 善良的鱼通常比较软弱,而邪恶的鱼则有更强的攻击性。
  1. 夺据饱其腹,掉尾而倡徉。
  • 邪恶的鱼类抢走食物后得意洋洋,尾巴摇摆着。
  1. 见此意不平,掷石未即中。
  • 看到这种情形,我感到不公义,但没有立刻投掷石头。
  1. 本拟锄其恶,翻惊善者众。
  • 我原本打算除掉那些邪恶的鱼类,但结果却发现善良的鱼也很多。
  1. 持网伺再来,鲦鲤旋复至。
  • 我拿着网等待下次机会,但鲤鱼和鲦鱼又回来了。
  1. 维彼鳢与鲇,狡警乃远去。
  • 那些邪恶的鱼类狡猾警觉,因此远离了。
  1. 物态幻难穷,即小可喻大。
  • 事物的形态变化难以穷尽,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可以映射出更大的道理。
  1. 惠而不通方,几何不为害。
  • 如果只懂得施舍而不解决问题的根本,那么它的危害将会很大。

这首诗通过对鱼类的观察和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善良与邪恶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诗人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反思。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即通俗易懂同时又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