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璧山水得神韵,每逢佳处率图之。
春山清霁名自署,为抚为淮非所知。
两峰南北如宾主,晴川一带天无涯。
山房或有高士隐,烟村灯火随民宜。
一日之乐未可少,三日于耜惟其时。
从来绘事贵取义,是图可补周人诗。
【注释】
题元人名绘集锦卷 其五
马琬:画家。山清霁:指春山雨后晴朗之景。文璧:马琬字,得神韵:有灵气。佳处:美好的地方。率图之:随意画来。春山清霁:春天的山水在雨后晴天的景象。为抚为淮非所知:我为抚州、淮西一带的山川而感到高兴,却不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两峰南北如宾主:两座山峰如同主人和客人一样。晴川:晴空下的河流。天无涯:无边无际。山房:隐居在山中的房屋。高士:高尚的隐士。烟村:烟雾缭绕的小村庄。灯火:指小村庄夜晚的灯火。三日:三天。于耜:指《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中说:“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是说江水宽广,无法测量;汉水长流,无法测量。惟其时:因为那时正是适合农忙的时候。补周人诗:补充《诗经》中的“汉广”和“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两句的意思。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元代画家马琬绘画艺术的赞赏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着诗人的赞美之词。
首联“文璧山水得神韵,每逢佳处率图之”,诗人赞美马琬擅长绘画山水,每当看到美好的景色就随意画出来。这里的“文璧”指的是诗人自己,以“文璧”喻马琬的才华,表明诗人对马琬的敬仰之情。
颔联“春山清霁名自署,为抚为淮非所知”,诗人称赞马琬绘制的春山清霁图,这是作者自己亲自署名的作品。他为抚州、淮西一带的山川感到高兴,却不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马琬技艺精湛的赞赏。
颈联“两峰南北如宾主,晴川一带天无涯”,描绘出马琬画作中的两座山峰如同主人和客人一般亲密无间,晴川一带的景色更是无边无际。这两句描绘了马琬画作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马琬画作的赞美之情。
尾联“山房或有高士隐,烟村灯火随民宜”,诗人想象在山房中隐居的高士们,以及烟雾缭绕的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诗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赞美马琬的绘画技艺和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马琬画作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