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莲漏永瓶笙和,几馀温室饶清课。
吉光常挹古人风,点笔拈题聊复作。
瞥眼筹边忆去年,剪烛批黄正无那。
较来三万六千场,大都如此堂堂过。

【注释】

①壶莲漏永:古代计时器,壶中装有莲花形的铜制滴水装置,滴下即表示一定时间。②吉光:《庄子·外物》:“吉光裘,顺风而倒,其出不意。”《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古人常用吉光比喻贵重之物。③清课:指科举考试中“清”字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应试期间写的,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京赶考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和无奈心情。

首联“壶莲漏永瓶笙和,几馀温室饶清课”。意思是说,夜深时,壶中的莲叶漏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流着,瓶子笙也随着乐曲的声音一起响起。在这寒冷的夜晚,我独自坐在书斋里复习功课,希望今年能取得好成绩。

颔联“吉光常挹古人风,点笔拈题聊复作”。意思是说,我要像古人一样,汲取他们的智慧与力量,用笔来表达我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颈联“瞥眼筹边忆去年,剪烛批黄正无那”。意思是说,转眼间就要到考试的日子了,回想起去年准备考试的情景,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那时我正在灯下刻苦攻读,批阅试卷、整理答案。这两句描绘了作者为考试做准备时的艰辛与努力。

尾联“较来三万六千场,大都如此堂堂过”。意思是说,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与努力,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无论是在考场上还是在其他地方,我都能够从容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作者在京城赶考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毅力,以及他对未来的自信与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