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膺常凛春秋旨,不言祥瑞非沽美。
忽披齐东瑞谷图,或者吾诚未尽喻。
所幸今年齐果丰,不然谀颂何足纪。
数郡各图瑞谷茎,一茎数穗垂累累。
曾闻亦可以伪为,其名龙爪别种耳。
即使真谷结穗多,一茎所得能饱几。
嘉禾名书纵有之,吾意在彼不在此。
去年饥馑获少苏,何以喔咻起疮痏。
又闻近有伤农谣,亦赖有司善经理。
十歉一丰母遽喜,嗟嗟是吾乃所以。
这首诗是山东巡抚准泰收到瑞谷图后写的。他首先表示服膺常凛春秋旨,就是说他始终牢记《春秋》的“春秋之义”,即“春秋之旨”。他认为祥瑞之说不能沽美,即不能用祥瑞来沽名钓誉。他接着写道:忽披齐东瑞谷图,或者吾诚未尽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忽然看到一幅描绘齐东方瑞谷的画,这或许说明我对于祥瑞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诗中写到:所幸今年齐果丰,不然谀颂何足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幸好今年的庄稼丰收了,要不然这些奉承赞美的话就没有什么可记载的了。
诗中写到:数郡各图瑞谷茎,一茎数穗垂累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各个郡县都画出了瑞谷的茎和穗,而且都是一茎上有几个穗子,非常丰满。
诗中写到:曾闻亦可以伪为,其名龙爪别种耳。即使真谷结穗多,一茎所得能饱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曾经听说也可以伪造出瑞谷,其实它的名字叫做龙爪,并不是真正的谷物。就算真的谷物结穗很多,但一茎所得的谷物又能饱几人呢?这是在讽刺那些虚伪的奉承之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瑞谷的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虚假的奉承和谄媚行为的不满和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