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自滇南近京畿,春收都报今年好。
齐鲁灾馀麦为秋,蜀秦兵后谷惟宝。
雨晴幸得皆应时,额手为民感大造。
独有保阳四五郡,昨闻望雨心如𢷬。
封事传来快一披,盈犁顿觉苏枯槁。
二麦原能过半穫,大田生意芃青秒。
休和荐至岂德馨,凛乎敬奉持盈道。

注释:

  1. 滇南(今云南):云南的南部。
  2. 京畿:指京城周围地区。
  3. 齐鲁:指山东和河南一带,是古代中国的两大粮仓。
  4. 蜀秦:指四川和陕西一带,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区。
  5. 谷惟宝:粮食成为珍贵的宝物,意味着丰收。
  6. 雨晴:下雨后天气转晴。
  7. 额手:用手触摸额头,表示喜悦或庆幸。
  8. 保阳四郡:保定附近的四个郡县。
  9. 封事:密封奏章,即奏折。
  10. 盈犁:满田的犁,形容农作物长得旺盛。
  11. 二麦原能过半穫:指两季小麦的产量已经达到一半。
  12. 大田生意芃青秒:指大片农田生机勃勃,一片绿色。
  13. 休和荐至岂德馨:指休耕的建议被采纳,使得德行更加芬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诗中主要描绘了春季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诗中的“远自滇南近京畿,春收都报今年好”表达了春天来临,全国各地都在报告丰收的消息,预示着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头。这里的“滇南”和“京畿”分别指的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中心地区,代表了全国的农业状况。

“齐鲁灾馀麦为秋,蜀秦兵后谷惟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情况。齐鲁因为经历了灾害,所以麦子成为了秋天的收获;而蜀秦则因为战争,粮食成为了珍贵的宝物。这表明了自然灾害和战争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

诗中的“雨晴幸得皆应时,额手为民感大造”表达了雨水带来的好处,使得农作物生长得更加旺盛,农民们为此感到高兴和感激。这里的“雨晴”和“额手”分别代表了好天气和喜悦的心情。

“独有保阳四五郡,昨闻望雨心如𢷬。”虽然其他区域都有降雨的好处,但是保定附近的四个郡县却一直没有下雨,这使得那里的人们一直盼望着雨水的到来。这里的“保阳”和“𢷬”分别指的是保定附近的两个郡县和一个地名。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季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反映了古代中国农民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