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农占有谚语,传来无定吾谁与。
有谓立秋日宜晴,乃得时旸益禾黍。
又云立秋一雨宜,其后秋霖不复举。
执其两端酌用中,亦惟以时为去取。
今岁虽无亢暵忧,迩来未遍沾甘雨。
晚穈待秀稷欲实,立秋已届时几许。
油云四合晚风收,倾盆彻旦消愁绪。
真教白帝报好秋,更与祝融涤婪暑。
馀兴凭添夜景佳,蕉叶蛩音纷院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雨后作》。全诗共七句,每句五言。
诗句解析与翻译:
- “尝闻农占有谚语,传来无定吾谁与。”
- “尝闻”表示曾经听说过。
- “农有”可能是指农民的谚语或经验之谈。
- “相传无定”意味着这些谚语没有固定的规则或标准。
- “吾谁与”表示我该如何应对。
- 译文:曾经听说过那些关于农业的谚语,它们没有固定的规则,我该如何应对?
- “有谓立秋日宜晴,乃得时旸益禾黍。”
- “有谓”表示有人这样说。
- “立秋日宜晴”指的是立秋这天应该晴朗。
- “乃得时旸”意为这样能得到阳光。
- “以时旸益禾黍”意思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增加禾黍的生长。
- 译文:有人说立秋那天应该晴朗,这样才能得到阳光来帮助谷物生长。
- “又云立秋一雨宜,其后秋霖不复举。”
- “又云”表示另一种说法。
- “立秋一雨宜”指的是立秋当天下雨是合适的。
- “其后秋霖不复举”意味着此后的秋天不会再有连续的降雨。
- 译文:另一种说法是立秋那天下雨是合适的,此后不会再有连绵的降雨了。
- “执其两端酌用中,亦惟以时为去取。”
- “执其两端”指坚持两个极端中的一个。
- “酌用中”即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中间的做法。
- “亦惟以时为去取”意味着也要考虑时间因素来决定取舍。
- 译文:坚持两个极端中的一个,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也要考虑到时间因素来决定取舍。
- “今岁虽无亢暵忧,迩来未遍沾甘雨。”
- “今岁虽无”表示今年虽然没有。
- “亢暵忧”指干旱的担忧。
- “迩来未遍沾甘雨”意味着最近并没有普遍地得到甘霖。
- 译文:今年虽然没有干旱的担忧,但最近并没有普遍地得到甘霖。
- “晚穈待秀稷欲实,立秋已届时几许。”
- “晚穈”指庄稼成熟。
- “秀稷欲实”表示希望谷物成熟。
- “立秋已时”指的是立秋节气已经到了。
- 译文:庄稼已经成熟到了收获的时候。
- “油云四合晚风收,倾盆彻旦消愁绪。”
- “油云四合”形容乌云密布。
- “晚风收”指傍晚的风停息了。
- “倾盆彻旦”形容雨势很大,下了一整夜。
- 译文:乌云密布,傍晚风停息,下了一整夜的大雨,消除了我心中的忧愁。
- “真教白帝报好秋,更与祝融涤婪暑。”
- “真教白帝”指真是天帝派来的使者。
- “报好秋”表示带来美好的秋季。
- “更与祝融”指还要和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一起。
- 译文:真是天帝派来的使者带来了美好的秋季,还要和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一起驱赶炎热的暑气。
- “馀兴凭添夜景佳,蕉叶蛩音纷院宇。”
- “馀兴”指余下的乐趣。
- “凭添”表示增添。
- “夜景佳”指的是夜晚的景色很美。
- “蕉叶蛩音纷院宇”描述了夜晚院子里蟋蟀的声音和香蕉叶的沙沙声。
- 译文:增添剩下的乐趣,使得夜晚的景色更加美好,院子里蟋蟀的声音和香蕉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