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澹碧空,疏梧漏蟾色。
枕箪凄以清,渐长夜可惜。
竹风拂帷端,萤光流牖隙。
嗟哉胡为来,露丛传唧唧。
秋声率易感,此声感尤极。
万物争其时,藉令寂岂得。
反侧不成眠,往事历堪忆。
予本多恨人,悲秋每怆恻。
无端锦衾宵,闻蛩常太息。
问予叹何为,对云非所识。
那因偶触绪,竟似兆今夕。
懭悢曷有涯,独旦听漏刻。
吟虫浑不知,花间响更力。
【诗句注释】
闻蛩:听到蟋蟀的叫声。蛩,蟋蟀。
银河澹碧空:银河淡蓝清澈。摐(shā)——用竹简击鼓,以助节拍,此处借指击鼓。
疏梧漏蟾色:稀疏的梧桐树叶透过月光,映出斑驳的影子。
枕箪凄以清:枕头旁边有一只空篮子,发出凄凉的声音。箪,竹制的饭筐。
竹风拂帷端:竹林风吹到帐子边缘。拂,掠过。
萤光流牖隙:萤火虫的光从门窗缝隙中流进来。
秋声率易感:秋天的声音容易让人感到悲凉。
此声感尤极:这种声音特别能触动人心。
万物争其时: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在争取时机。
藉令寂岂得:就算寂静难道不行吗?
反侧不成眠: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往事历堪忆: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可以回忆起来。历,经历。
予本多恨人:我本来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悲秋每怆恻:每逢秋天都悲伤感慨。
无端锦衾宵:无缘无故地被锦被子覆盖着。无端,无缘无故。锦衾,用五彩丝绸做成的被子。
闻蛩常太息:听到蟋蟀的叫声总是叹息。
问予叹何为 :问我叹息为什么。
对云非所识 :看着天上的云彩却不认识它们。
那因偶触绪:那是因为偶然触发了某种思绪。
竟似兆今夕:竟然像是预示着今夜的情况。
懭悢曷有涯,独旦听漏刻:忧郁惆怅没有尽头,独自在半夜听着滴漏声。
吟虫浑不知,花间响更力:蟋蟀鸣叫得更加响亮。吟虫,蟋蟀的叫声。
【译文】
天河泛着淡蓝的光芒,稀疏的梧桐叶上漏出月光的余晖;
枕旁有一只空空的竹篾饭筐,发出凄凉的声音,渐渐地夜深了,令人惋惜;
竹风拂动帷帐的尖端,萤火虫的光从门窗缝隙中流进室内,令人叹息。
唉!为何要在这夜晚来到这荒凉的地方,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蟋蟀在唧唧叫着;
秋天的声音最容易引发人的哀愁,而蟋蟀的鸣叫更是如此令人伤感;
万物都在努力争取时机,即使寂寞难道就真的不可以吗?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可以回忆起来;
我本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每到秋天都感到悲伤;
无缘无故地被锦被子覆盖着,听到蟋蟀的叫声总是叹息。
问我叹息为什么,看着天上的云彩却不认识它们;
那是由于偶然触动了某种思绪,竟然像是预示着今夜的情况;
忧郁惆怅没有尽头,独自在半夜听着滴漏声。
蟋蟀鸣叫得更加响亮。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夜坐无聊时所听见的蟋蟀叫声而引起的一些联想和感触。诗一开始便描绘出幽静的环境:“银河澹碧空,疏梧漏蟾色”,天空湛蓝,月亮皎洁,梧桐树影婆娑,月光穿过树隙洒在地上。“银河澹碧空”二句写月色如洗,宁静而优美。“银河”“蟾色”点明时间是深夜,“澹碧”“皎洁”写出了月色之美。接着诗人描写了夜深人静,惟闻蟋蟀之声的情景:“枕箪凄以清,渐长夜可惜。”蟋蟀叫声凄清,令人心烦意乱,于是不禁长叹一声,感叹夜已深沉,光阴易逝。“竹风拂帷端,萤光流牖隙。”蟋蟀叫声虽然凄清,但竹子吹来的清风与窗缝透进的萤光又给夜增添了一些生气。“嗟哉胡为来,露丛传唧唧!”然而蟋蟀的叫声也使诗人想到人生短促无常,不禁叹息道:“这胡为而来呢?”蟋蟀叫声凄切动人,使人产生无限感慨。接下来诗人写了自己的处境:“秋声率易感,此声感尤极。”秋天的萧瑟声音最容易使人产生悲凉之感,而蟋蟀的叫声则更加令人感伤。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万物争其时,藉令寂岂得。”万物都在力争时机,即使是寂寞难道也不行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年华不再的无奈之情。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构思巧妙,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