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昆山英气发,卞氏琢成杂佩物。
非琚非珩如半月,九原曾伴苌弘骨。
瑰宝至竟难埋没,牧童失火重瞳掘。
剔除苔藓色怫郁,土华剥蚀不可扢。
雷纹夔篆细毛发,当年佩服联黼黻。
制为悬磬想抱屈,璜欲言之口终吃。

汉玉璜有制为悬磬以进者诗以咏之忆昔昆山英气发,卞氏琢成杂佩物。

非琚非珩如半月,九原曾伴苌弘骨。

瑰宝至竟难埋没,牧童失火重瞳掘。

剔除苔藓色怫郁,土华剥蚀不可扢。

雷纹夔篆细毛发,当年佩服联黼黻。

制为悬磬想抱屈,璜欲言之口终吃。

注释:

  • 忆昔昆山英气发:回忆过去,昆山这个地方充满了英勇豪气。
  • 卞氏琢成杂佩物:卞氏是古代的一个贵族家族,他们用这种玉石制作了各种饰品。
  • 非琚非珩如半月:这些玉石不是真正的琚和珩,而是形状像弯月的半圆形。
  • 九原曾伴苌弘骨:苌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他的遗骨被埋在九原这个地方。
  • 瑰宝至竟难埋没:这些珍贵的玉石最终没有被埋没。
  • 牧童失火重瞳掘:有一个牧童在失火时挖出了这些玉石。
  • 剔除苔藓色怫郁:将上面的苔藓剔除后,颜色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 土华剥蚀不可扢:经过长时间的土华侵蚀,玉石的颜色已经变得难以辨认。
  • 雷纹夔篆细毛发:这些玉石上雕刻的雷纹和夔篆细节非常精细。
  • 当年佩服联黼黻:这些玉石曾经被认为是尊贵的物品,可以用来装饰服饰。
  • 制为悬磬想抱屈:将这些玉石做成挂坠的形状,就像是要向别人诉说委屈。
  • 璜欲言之口终吃:想要说话的玉石最终还是无法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珍贵的玉石,它曾经被卞家家族雕琢成为各种饰品,但后来却因为战乱而被埋没。一个牧童在失火时发现了它,并将它剔除掉表面的苔藓和土华,使得它再次焕发出光彩。然而,经过长时间的侵蚀,这块玉石已经无法再发声了。整首诗通过这块玉石的历程,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起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无法言说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