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不与春柳期,柳共行人相倭迟。
才轻黄之昨见,乍嫩绿之今垂。
冰已泮而蘸影,鸟欲下而牵丝。
朝烟漠漠,暮雨霏霏。
风光婉娩萦吾思,指日者吾将风乎舞雩浴乎沂。

【注释】:

1、春柳(《诗经》名):《国风·齐风》,描写男女恋爱,以春柳起兴。

2、倭迟(yī sī):缓慢地移动。

3、黄:《诗经》中的一篇,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4、乍(zhà)嫩绿之今垂:《诗经》中的一篇,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5、泮(pàn)水:指解冻的河水,也指春天。蘸影:沾湿了影子。

6、牵丝:比喻人的感情。

7、朝烟漠漠(mò mò):早晨薄雾蒙蒙。

8、暮雨霏霏(fēi fēi):傍晚细雨纷飞。

9、婉娩(wǎn wěn):委婉,柔美的样子。萦:缠绕。

10、指日者吾将风乎舞雩(wǔ yú),浴乎沂(yí):将要在风中跳舞,又在沂河边沐浴。

11、指日:不久之后。舞雩:古人祭祀时的一种风俗,手持长柄木杖于风中跳舞。

12、沂:地名,在山东。

【译文】:

行人和柳树都不想与春天约会,柳树与行人一起慢慢挪动。

才刚看见黄莺的鸣叫,柳树又嫩绿色地垂下枝条。

冰已经融化了,柳影沾湿了水面,鸟儿想要下来又扯住柳丝。

早晨薄雾蒙蒙,傍晚细雨纷飞。

美丽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我盼望着有一天能像古人那样到风中跳舞,到沂河沐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作者通过“春柳”这一形象,抒写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首联“行人不与春柳期,柳共行人相倭迟”,开篇即点明题意,诗人以春游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春游图,而主人公却无心欣赏美景,只顾赶路,连路上的柳枝也不看,这既表明了他的急切心情,又暗示出他对功名的渴望。

颔联“才轻黄之昨见,乍嫩绿之今垂”,承接上文,诗人用黄莺初啼和嫩柳新叶作为比兴手法,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感。黄莺初啼,象征春天的到来;嫩柳新叶,则象征着青春的活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颈联“冰已泮而蘸影,鸟欲下而牵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形象。冰已经融化了,柳树的影子沾湿了水面;而鸟儿则在树枝间穿梭飞翔,似乎要抓住它们一样。这里的“蘸影”、“牵丝”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柳树的姿态,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柳树下,感受到了柳树的魅力。

尾联“朝烟漠漠,暮雨霏霏”,诗人又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朝烟漠漠,暮雨霏霏,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而这种天气又恰好适合赏柳观花。因此,诗人不禁感叹道:“风光婉娩萦吾思”,他陶醉在这美景之中。最后一句“指日者吾将风乎舞雩浴乎沂”,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决心的表达。他希望在不久之后,能够像古人一样在风中跳舞,或者在沂河边沐浴,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以咏物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情。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好的生活,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