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古香霏坐席,悬知丹青定神迹。
摩挲东绢辨氏代,宣和御物光而泽。
历历江山领神韵,抚掌喜果遇莫𨒫。
漫称千里犹顿置,直与造物同翕辟。
何奇不有美不具,放不觉阔收不窄。
意所欲赴笔已到,应接无暇心为役。
命物抚景属馀事,坐游真令忘朝夕。
我闻椿公作画继,贯道本在上士格。
故宜瓣香拜太史,更爱颜筋字锥画。
豪敚真鉴两俱幻,何必御府便成隔。
几暇文臣偶赓和,一脉精神照今昔。
江参千里江山歌
展卷古香霏坐席,悬知丹青定神迹。
摩挲东绢辨氏代,宣和御物光而泽。
历历江山领神韵,抚掌喜果遇莫𨒫。
漫称千里犹顿置,直与造物同翕辟。
何奇不有美不具,放不觉阔收不窄。
意所欲赴笔已到,应接无暇心为役。
命物抚景属馀事,坐游真令忘朝夕。
我闻椿公作画继,贯道本在上士格。
故宜瓣香拜太史,更爱颜筋字锥画。
豪敚真鉴两俱幻,何必御府便成隔。
几暇文臣偶赓和,一脉精神照今昔。
注释:
江参千里江山歌:描绘江山美景的诗歌。
展卷:展开卷轴。古香:古旧的气息。霏坐席:坐在席子上。
悬知:推测。丹青:指绘画、绘画。定神迹:使神迹定形。
摩挲:抚摸,轻轻按弄。东绢:东方的丝绸,古代用于绘画的纸。辨氏代:分辨各个朝代的画家作品。
宣和:北宋宋徽宗年号(1119-1125)。御物:皇帝的物品,此处指御制书籍。光:明亮,这里指书画上的光泽。
领神韵:领会书法的神韵。领,领会、体会。
抚掌:拍手,表示喜悦。喜果遇莫𨒫:欣喜地遇到好的作品。𨒫,美好。
漫称:随意称呼。顿置:放置。
直与:简直跟……一样。翕辟:合起开张。此处指自然的变化。
何奇不有美不具:没有什么奇特的东西是没有的。美不具,美好而不齐全。
放不觉阔收不窄:虽然放得宽,但不显得狭隘。
意所欲赴笔已到:心中所想的到了笔下。
应接无暇心为役:应对自如,没有空闲让心神受驱使。
命物:命令事物。抚景:抚摸景色。
属馀事:作为余事。
坐游:闲居游乐。真令:真是让人。忘朝夕:忘记早晚。
我闻椿公作画继,贯道本在上士格:我听说您继承前人的艺术,贯通道理在于高尚的品德上。椿公,指苏轼。贯道,通达大道,引申为高深的道理。上士,指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人。格,准则,标准。
故宜瓣香拜太史,更爱颜筋字锥画:因此应该向太史致敬,更喜爱颜真卿的书法和字里行间的用笔技巧。瓣香,一种祭祀用的香烟。太史,古代官名,这里指书法家。颜筋,指颜真卿的书法,他的字筋脉盘曲,刚劲有力。字锥画,指颜真卿的书法,每一笔都像锥子一样锐利有力。
豪敚真鉴两俱幻,何必御府便成隔:真正的鉴赏者能辨别真伪,不需要皇家收藏的书画就能欣赏艺术。敚,辨别。
几暇文臣偶赓和:闲暇之余,偶尔吟诗作画以应景。几暇,闲暇的时间。赓,继续。
一脉精神照今昔:一种精神贯穿古今。
注释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称赞黄庭坚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能够通过笔墨传达出山川之美,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接下来,诗人赞美黄庭坚的绘画技艺也非常高超,他的作品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认为真正的鉴赏力不在于是否拥有皇家收藏的艺术品,而在于能够领略到艺术的本质和精髓。全诗充满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