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袁粲死,褚渊生。
石头城,死非死,生岂生。
直笔无须南史来,后世此风何其衰。
民之秉彝好懿德,子野作传空复材。

【注释】

袁粲:字季文,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宗室大臣、文学家。

褚渊:字子亮,高平金坛人也,南朝宋宗室大臣,历任尚书右仆射、丹杨尹等职,封临川公,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宣简公。

秉彝:指人的本性,这里借指《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子野:即谢惠连,南朝宋诗人、辞赋家。

【译文】

石头城,石头城,袁粲死,褚渊生。

石头城,死非死,生岂生?

直接书写不用南史来,后代这种风气多么衰落?

民众遵循本性好美德,谢惠连写传空然无用材。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全诗的关键。第一句“石头城”指的是建业城,即现在的南京,第二句“袁粲死,褚渊生”是指公元460年,东晋大将桓玄攻下建业,杀死了东晋的权臣袁粲和中书令褚渊。

“石头城,死非死,生岂生。”这两句看似矛盾却又统一,表面上似乎是在问生死的问题,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直笔无须南史来”,意思是说,历史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地修饰和粉饰。第四句则是对当时的历史观的批判。他认为,历史不应该成为后人用来粉饰太平的工具,而应该被当作一面镜子,让人看到过去的错误和不足,以此来警示后人。

第五句“民之秉彝好懿德”,这是对人性的赞美。他认为,人们天生就有着善良的本性,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就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最后一句“子野作传空复材”,则是对历史评价者的讽刺。他认为,有些人只是把历史的记载当作一种形式,却没有真正理解历史的内涵,所以他们的评论都是徒劳无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