冱凌才解春水生,水面鱼儿试冷行。
杨柳倒影梳风轻,乍似藻荇纷交横。
我来池上消清暇,静观飞跃参元化。
犹怜皲瘃罢水虞,藏罟置革两无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南红门池上作
注释:南红门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座宫殿,位于长安城南,因此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南红门附近观赏池塘的景象。”作”在这里指的是创作、写作。冱凌才解春水生,水面鱼儿试冷行。
注释:冱(hù)凌,冻结。春天来临,冰冻开始融化,池水重新流动,水面上的鱼儿也开始尝试着在水中游玩。杨柳倒影梳风轻,乍似藻荇纷交横。
注释:杨柳的倒影在水面摇曳生姿,仿佛在轻轻梳理着微风。这里的“藻荇”指的是水中的植物,它们在风中摇曳,形成一种杂乱无序的视觉效果。我来池上消清暇,静观飞跃参元化。
注释:我来到这个池塘,是为了放松心情,欣赏那些自由自在的鱼儿,观察它们在水中自由地飞跃,参与自然的造化。犹怜皲瘃罢水虞,藏罟置革两无藉。
注释:对于那些已经疲惫不堪的水禽,我仍然感到怜悯,因为它们不再需要捕鱼的工具,就像被放回自然一样。这里的“皲瘃”指的是鱼鳞脱落或皮肤干裂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捕捞过度或者环境不佳导致的。“臧罟”(zēng gǔ)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而“革”则指捕鱼用的网。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过度捕捞行为的批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池塘美景和鱼儿生活的小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池塘中的景色和鱼儿的生活描绘得生动有趣。诗中的“解冻”、“游鱼”等词语,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诗人也借鱼儿的自由来表达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整体来看,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