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已解碧琉璃,坡草堤杨春与宜。
恰似昔年承使命,浮桥西畔觅题时。
石火光阴电影驰,幻中欢喜幻中悲。
即看逝者东流水,昔日今朝有所思。
潞河千古带通州,物色风光望里收。
马上得诗成半偈,浮桥彻底几曾浮。

【解析】

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所以翻译的时候要逐句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诗句的大意,还要注意诗词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还要注意一些虚词如“尔”“而”等的翻译,这些虚词在古汉语中具有重要的语义功能。

“过潞河浮桥”:经过潞河上的浮桥。“东风已解碧琉璃”:春风已经吹散了碧琉璃色的春雾。“坡草堤杨春与宜”:坡上的野草、堤旁的杨柳,春天都十分可爱。“恰似昔年承使命”:好像从前受命来到这里一样。“浮桥西畔觅题时”:在浮桥西边寻找写作的地方。“石火光阴电影驰”:石火般的时间迅速流逝,像电影一样飞驰。“幻中欢喜幻中悲”:在这梦幻般的景象中,既有欢乐也有悲伤。“即看逝者东流水”:转眼之间,东去的河水就会流走。“昔日今朝有所思”:昨天今天,都有所思念。“潞河千古带通州”:潞河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通州的道路。“物色风光望里收”:眺望着潞河两岸的风景,心里充满了喜悦。“马上得诗成半偈”:在马上写成了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浮桥彻底几曾浮”:那浮桥到底有没有过去?。

【答案】

过潞河浮桥

春风已解碧琉璃,坡草堤杨春与宜。

恰似昔年承使命,浮桥西畔觅题时。

石火光阴电影驰,幻中欢喜幻中悲。

即看逝者东流水,昔日今朝有所思。

潞河千古带通州,物色风光望里收。

马上得诗成半偈,浮桥彻底几曾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