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生犹郁陶,雨过即萧爽。
刁刁西北风,时送残蝉响。
景色酿新秋,高晶天宇朗。
暑气辞桃笙,凉飔上鹤氅。
西成差可冀,庶慰三农想。
因心敕时几,抚序观物象。
【注释】
爽:清爽。
郁陶:抑郁不乐。
萧爽:清朗、爽快。
刁刁西北风:形容刮得很猛烈的西北风。
残蝉响:秋末夏初,蝉儿鸣声渐稀,但仍有几只在树上叫着。
高晶(jīng)天宇朗:晴朗无云的天空。
暑气辞桃笙: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暑气已尽。
凉飔上鹤氅(chǎng):凉爽的风吹拂着鹤毛般的衣裳。
西成:指收获季节的秋天。差可:差不多可以。冀:希望。
时:时节。几:同“机”,时机。
敕(chì):勉励。时几:即勉励自己抓住时机。
序:这里泛指事物的发展过程。观物象:观赏事物的形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五年(810年)秋天写的一篇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他对农事活动的关心以及对农事成功的祝愿。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秋风来临的景象。云层密布,天气郁闷,令人感到压抑;一阵秋风吹来后,天空顿时变得明朗,万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秋风中。
第三句以“刁刁”来形容秋风的强劲,它像一把锋利的刀,划过天际,将残存的蝉鸣声也割断了。这声音虽然微弱,但足以让人感受到秋意的深重。
第四句进一步渲染气氛,描绘出一幅秋高气爽的美景。太阳高悬在晴朗的天空中,阳光洒满大地,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接下来四句,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将自然景色与农耕活动联系起来。他看到了丰收的季节,看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这种情感也传达给了读者,让人感受到了农事的重要性和农民们的辛苦付出。
最后一联,诗人以“因心敕时几,抚序观物象”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他的创作意图。他希望抓住每一个时机,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的未来。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更好地理解世界。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悠长。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事的关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