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复淅淅,竹泉邈寥寂。
春云暗远天,飞珠石厓滴。
飒沓动微籁,琅玕韵相击。
不惟眼界清,亦令心源涤。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的作品《夏昶竹泉春雨图》。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 淙淙复淅淅,竹泉邈寥寂。
- 淙淙:水流声,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
- 淅淅:小雨声,形容雨水落下的声音。
- 竹泉:指竹制的小溪流。
- 邈(miǎo)寥寂:遥远而寂静。
- 春云暗远天,飞珠石厓滴。
- 春云:春天的云。
- 暗远天:形容云层低垂,遮蔽了天空。
- 飞珠:指水滴落下时形成的闪光。
- 石厓(yá):指山崖。
- 滴:水滴落的声音。
- 飒沓动微籁(lià),琅玕韵相击。
- 飒沓:风吹树叶的声音。
- 籁(lài):指风中的树木或其他自然物体发出的声音。
- 琅玕(láng gān):一种玉石,这里泛指各种石头。
- 韵相击:形容水声和石头撞击的声音相互交织。
- 不惟眼界清,亦令心源涤。
- 不惟:不仅仅是。
- 眼界清:形容视野开阔,看得清楚。
- 亦令心源涤:也使心灵得到净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竹林小溪画面,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寻求内心清净的境界。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心境紧密相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