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必躬亲,祈农逮仲春。
茏葱祥柏护,肥腯盛牲陈。
土谷惟神道,稷龙亦佐禋。
五方壤分色,七奏乐鸣钧。
希佑非关已,吁丰总为民。
东郊将举趾,膏雨愿依旬。
【解析】
此诗为《初春有感》的第二联。“仲春祭社稷坛”,是说在仲春时节祭祀社稷坛。这是对农事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农业生产的总结和展望。“无事必躬亲”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必须亲自去做,意思是要人们不要过分操心,不要过多干预,否则会耽误农时(“躬亲”意为“亲自动手”。),“祈农逮仲春”的意思是,祈求农业丰收到了仲春季节。“祈农”即祈求农业丰收,“逮”是“及、至”的意思,“祈农逮仲春”就是祈求农业丰收到仲春季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美好祝愿。“茏葱祥柏护”的意思是,茂盛的柏树保护着神圣的社稷坛。这里用柏树象征社稷坛的神圣,也比喻国家的稳固和人民生活的安宁。“肥腯盛牲陈”的意思是,肥壮的动物被陈列在神坛上,以祭祀神明。“肥腯”指肥大,“盛牲”指祭祀用的牺牲,“陈”在这里是陈列的意思。这一句写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土谷惟神道”的意思是,土地和谷物是神明的道路。“土谷”指土地和谷物,“惟”是“只有、仅仅”的意思,“神道”指神明的道路,这里指的是国家的道路。这一句表达诗人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稷龙亦佐禋”的意思是,稷神也会参与祭礼活动。“稷”是古代掌管农业之神,“龙”在这里是指稷神,“佐禋”指助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对神灵的敬畏。“五方壤分色,七奏乐鸣钧”的意思是,五方大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七种乐器演奏出的乐曲和谐一致。“五方”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壤”指地皮,“七奏”指七种乐器,“钧”在这里表示和谐。这一句写天地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和音乐和谐的景象。“希佑非关己,吁丰总为民”的意思是,吉祥之兆与自己无关,祈求丰收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希佑”即吉祥之兆,“吁丰”即祈求丰收,“关己”即与自己有关,“总为”即为了,“民”指百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心和对丰收的祈愿。“东郊将举趾,膏雨愿依旬”的意思是,东郊将要开始耕种了,希望有连续十天的甘霖降临。“东郊”指东边的区域,“举趾”指开始耕作,“膏雨”指及时雨,“依”是“依靠”的意思,“旬”指十天。这一句写农民盼望及时雨滋润农田的场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祭祀活动场面的诗歌,全诗分为四联,前两联描写春天祭祀活动的场景,中间两联写春天祭祀活动的象征意义,最后两联写春天祭祀活动对农事生活的影响。
第一联“仲春祭社稷坛”,写仲春时节祭祀社稷坛的场景。社稷坛是古代帝王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这里的社稷坛既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农民祈求丰收的地方。作者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农民丰收的美好愿望。
第二联“无事必躬亲,祈农逮仲春。”写在仲春时节祭祀社稷坛的场景。作者认为,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农民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亲自处理,因此在这个时节祭祀社稷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重视。
第三联“茏葱祥柏护,肥腯盛牲陈。”写祭祀仪式的场景。茏葱的柏树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肥壮的动物被陈列在神坛上,以祭祀神明。这一联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第四联“土谷惟神道,稷龙亦佐禋。”写祭祀活动中的神祇形象。土谷是神明的道路,稷龙也是助祭的神祇之一。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神明的崇敬和对祭祀活动的尊重。
第五联“五方壤分色,七奏乐鸣钧。”写春天景色的美丽和音乐的和谐。五方大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七种乐器演奏出的乐曲和谐一致。这一联通过描绘春天景色的美丽和音乐的和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六联“希佑非关己,吁丰总为民。”写对民众生活的关心和对丰收的祈愿。吉祥之兆与自己无关,祈求丰收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生活的关心和对丰收的祈愿。
第七联“东郊将举趾,膏雨愿依旬。”写东郊农民开始耕种的场景和对及时雨的期盼。东郊将要开始耕种了,希望有连续十天的甘霖降临。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和农事活动的关心以及对丰收的祝福。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