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峙千峰护,虚明万顷开。
精神山水萃,义理知仁该。
择向朴堂建,乘闲清跸来。
乐惟以天下,寿愿共春台。
霁月光风会,江毫宣砚陪。
翘思茅土约,抱愧敢嬉哉。

诗句释义

1 耸峙千峰护:描述乐寿堂周围有众多山峰环绕,如同卫士一般守护着它。

  1. 虚明万顷开:形容乐寿堂的开阔,如同万顷水面一样宽广透明。
  2. 精神山水萃:这里指乐寿堂的精神内涵丰富,就像山与水的精华汇聚在这里。
  3. 义理知仁该:强调乐寿堂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内涵丰富,涵盖仁义之道。
  4. 择向朴堂建:选择质朴简朴的堂址来建立这个建筑,表明它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和谐。
  5. 乘闲清跸来:形容皇帝或重要人物驾到时,随从人员也保持清净的状态。
  6. 霁月光风会:天气晴朗,月光明亮,微风轻拂,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7. 江毫宣砚陪:使用江南的优质毛笔和宣纸,为书写或绘画提供了完美的辅助工具。
  8. 翘思茅土约: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像古人那样被尊崇的期望和向往。
  9. 抱愧敢嬉哉:虽然心怀喜悦,但感到有些惭愧,因为这种地位并非轻易能够获得的。

译文

乐寿堂矗立于千座山峰之侧,宛如守护神一般。其开放之广袤如万顷水波,洋溢着精神与山水的精华。堂内蕴含丰富的道德和伦理知识,彰显出仁义之道。选择朴素无华之地来建造此堂,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皇帝或尊贵之人到来时,随从亦显得格外清净。当天气晴朗、月光明亮、微风拂过之时,整个场景显得格外清新宁静。选用优质的江南毛笔和宣纸,为书写和艺术创作提供了绝佳工具。怀着对未来能受到尊敬的期望和向往,心中充满喜悦,却也感到些许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乐寿堂的壮丽景色与崇高地位,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厚情感。首两句勾勒出乐寿堂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作为文化象征的重要性。接着四句深入探讨了乐寿堂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最后四句则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地位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诗作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文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