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籁拂银浦,素蟾丽太清。
圆融涵上下,表里彻光明。
轮漾澜无定,波连魄若擎。
鱼相忘潜跃,兔不计亏盈。
通体惟虚朗,怡情泯色声。
尧夫拈五字,精诣识平生。
细籁拂银浦,素蟾丽太清。
圆融涵上下,表里彻光明。
轮漾澜无定,波连魄若擎。
鱼相忘潜跃,兔不计亏盈。
通体惟虚朗,怡情泯色声。
尧夫拈五字,精诣识平生。
诗句逐句释义:
- “细籁拂银浦,素蟾丽太清”:
- “细籁拂银浦”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氛围,细碎的风声轻轻拂过平静的湖面,如同轻柔的琴弦拨动。
- “素蟾丽太清”则用“素蟾”即明月来比喻天空中的月亮,形容其美丽而清澈,映照出整个宇宙的清新和明净。
- “圆融涵上下,表里彻光明”:
- “圆融”意味着和谐圆满,此处形容水面如镜,将天与地、水与月完美融合的景象。
- “表里彻光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不仅表面平静,而且内在亦明亮透彻,象征着事物的内外一致和完整。
- “轮漾澜无定,波连魄若擎”:
- “轮漾”描述了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的景象,如同车轮旋转带动的水纹。
- “波连魄若擎”则形容波浪连绵不断,好似承载着人的灵魂(”魄”是古代对于精神或肉体的一种称呼),给人一种生动而强烈的视觉效果。
- “鱼相忘潜跃,兔不计亏盈”:
- “鱼相忘”表达了鱼儿忘却自身在水里的形态,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穿梭,体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 “兔不计亏盈”则是说兔子忘却了盈亏的概念,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展现了超脱物欲的精神追求。
- “通体惟虚朗,怡情泯色声”:
- “通体惟虚朗”强调了一种整体的虚空感,使得天地间的一切显得格外清晰而明朗。
- “怡情泯色声”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心灵得以放松的状态,声音和色彩都变得不再重要。
- “尧夫拈五字,精诣识平生”:
- 这里的“尧夫”很可能是指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他的《爱莲说》中常用五言诗句表达深刻的哲理。
- “拈五字”指的是运用五个字简洁明了地传达深意,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文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以月光为引,用水波、鱼跃、兔游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富有动感的画卷。整首诗的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澈宁静的夜晚,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和深度,使读者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