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爱韶光鬯,还欣灵雨霏。
山凝黛如濯,水涨影添肥。
望麦绿千顷,坐花芳四围。
玉骢称小步,彩燕必双飞。
宁待高楼凭,偏宜弱翰挥。
设询亲切句,物物乐生机。
诗句释义
- 已爱韶光鬯 - 已经喜爱着美好的时光。”已”是副词,表示时间上的提前。”爱”表示喜爱,”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春光,”鬯”在这里可能是错别字,应为”长”,意味着春天的时长或者春天的持续。
- 还欣灵雨霏 - 再次欣喜于细雨纷纷的景象。”还”也是副词,表示重复或再度。“欣”是喜悦的意思,“灵雨”可能是指春雨,而“霏”描述雨的细密和连绵。
- 山凝黛如濯 - 山色如同被水洗涤过一样,呈现深蓝色调。“凝”指凝聚或者凝结,”黛”是一种深黑色颜料,常用于绘画中描绘山水,这里形容山的颜色。”如濯”则是比喻,将山比作被清洗过的物体,增添了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 水涨影添肥 - 水面上涨使得影子也显得更加清晰,仿佛更加饱满。”涨”指水位上升,”影”即影子。”添肥”形容因水涨而导致影子变粗、变大,形象地描绘了水与影的动态关系。
- 望麦绿千顷 - 望向广阔的麦田,一片绿色无边无际。”望”意为远望,”麦”指的是麦子。”绿千顷”表明麦田辽阔到一眼望不到边,强调了景色的壮观。
- 坐花芳四围 - 坐在花丛中,四周都是芳香扑鼻的花朵。”坐”是动词,表示坐下的动作。”花芳”指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四围”指的是周围,暗示着花的香气弥漫在周围。
- 玉骢称小步 - 骑着一匹玉色的马,缓慢地行走。”玉骢”是对骏马的美称,通常用来描述色彩鲜艳的马。”称”在这里可能是指符合或适宜。 “小步”意味着步行时的步伐轻盈,与前面的”玉骢”形成了一种优雅的对比。
- 彩燕必双飞 - 燕子成对飞翔,十分和谐。”彩燕”指的是色彩斑斓的燕子,”必”是必然的意思,”双飞”则直接描述了燕子的飞行状态。这句话表达了大自然生物间的和谐与美好。
- 宁待高楼凭 - 宁愿等待在高楼之巅欣赏风景。”宁”是宁可的意思,表示宁愿如此。“高楼”通常指的是高处的建筑,象征着视野开阔的地方。
- 偏宜弱翰挥 - 特别适合用笔来书写,挥洒自如。“偏宜”意在强调适合或恰当之意。“弱翰”可能指的是笔迹轻柔、书写不费力,”挥”是挥动或书写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字表达的热爱和自在。
- 设询亲切句 - 假设询问那些充满亲切感的句子,这里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设询”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该为“设想”,意在假设性提问。“亲切句”形容句子温馨、贴近人心。
- 物物乐生机 - 万物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机。“物物”意在强调每一个事物,“乐生机”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欣赏。整句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赞美。首句通过“已爱韶光鬯”引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季时光的喜爱和沉醉。接着,“还欣灵雨霏”描绘了细雨带来的清新景象,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随后的几行诗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山、水、花等元素,细腻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最后几行,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生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敬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传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