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萧秋届,黄姑佳会传。
推迁自天运,离别亦神仙。
何处曝衣阁,谁家乞巧筵。
屏张双兔鼓,盒闭小蛛钱。
那觅龟龙镜,宜亲翰墨篇。
高吟杜工部,早著祖生鞭。
七夕六韵
白帝萧秋届,黄姑佳会传。
推迁自天运,离别亦神仙。
何处曝衣阁,谁家乞巧筵。
屏张双兔鼓,盒闭小蛛钱。
那觅龟龙镜,宜亲翰墨篇。
高吟杜工部,早著祖生鞭。
注释:
白帝:指传说中的白帝城,位于今湖北宜昌。萧秋届:形容秋天萧瑟的氛围。黄姑:传说中的女子名,这里指织女。佳会:美好的聚会。推迁:推移变迁。天运:天命或自然规律。离别:分别。神仙:超凡脱俗的仙人。
何处曝衣阁:晒衣服的地方。谁家乞巧筵:哪个家庭在举行乞巧节的宴会。屏张双兔鼓:屏风上画着一对兔子,象征着月亮。盒闭小蛛钱:盒子里放着蜘蛛做的网。那觅:如何寻找。龟龙镜:传说中的宝物。宜亲翰墨篇:适宜书写诗文。高吟:高声吟诵。杜工部:《红楼梦》中将贾宝玉比作杜甫,称他为“杜工部”。祖生鞭:祖父的马鞭。这里指贾宝玉的父亲贾政。
赏析:
《红楼梦》中的“七夕”诗是一首描写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诗歌,通过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理想。这首诗共六句,每句四字,押平水韵,体现了诗歌的格律美。
第一句“白帝萧秋届”,以白帝城的秋天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暗合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悲剧。第二句“黄姑佳会传”,则是指传说中的织女与牛郎的盛会,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第三句“推迁自天运”,意味着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是由天意决定的,他们被迫分离,却依然执着于爱情。第四句“离别亦神仙”,则表达了牛郎和织女虽然分别,但他们的爱情依然如同神仙般纯洁无暇。
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现实生活,描述了人们如何庆祝七夕节。“何处曝衣阁”,指的是人们会在户外晾晒衣物,以此来祈求好运。“谁家乞巧筵”,则是说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摆上桌子,祈求织女赐给他们幸福。这些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屏张双兔鼓”和“盒闭小蛛钱”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月亮、兔子和蛛网作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用到了“那觅”“宜亲”等词语,进一步强调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爱情是无法被找到的,只有亲近文学才能体会到其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和典故,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