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堄栖岩障,徒惊建筑奇。
民膏真叹竭,地险讵能持。
万里东西亘,千秋鉴戒垂。
胜朝事修葺,遐想动嗟咨。
可识戒严日,已成失守时。
金汤岂云是,在德有前规。
长城
这首诗是关于长城的,通过描绘长城的壮观和其背后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埤堄栖岩障,徒惊建筑奇。」
注释:在山坡上栖息着岩石,只是让人惊叹于建造的奇特之处。这句诗描述了长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以及它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惊叹。「民膏真叹竭,地险讵能持?」
注释:人民的血汗真是用尽了,地险又能坚持多久?这里的“民膏”指的是人民的努力和牺牲,强调了长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万里东西亘,千秋鉴戒垂。」
注释:长城蜿蜒伸展达万里之遥,它是千年历史的象征和警世的教训。这句诗强调了长城的历史意义和它所承载的教育使命。「胜朝事修葺,遐想动嗟咨。」
注释:在胜利的时代,我们进行了修缮,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慨叹息。这句诗反映了历史上长城修缮的过程,以及它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可识戒严日,已成失守时。」
注释:可以认识到那些戒备森严的时期,但现在却已经成为了失守的时刻。这句诗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的兴衰更替,以及人们在战争中的得失。「金汤岂云是,在德有前规。」
注释:金汤难道仅仅是因为坚固的防御吗?真正的力量在于道德的约束和先见之明。这句诗强调了道德和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长城建设中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城的描述,展现了它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意义。诗人通过对长城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同时,诗中的“金汤”、“地险”等词汇也反映了诗人对长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