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称榆塞,经过乃识榆。
入林虽有径,望树似无隅。
绝壑蟠深翠,平沙卧老株。
鸴鸠时决起,跳兔善骙瞿。
一带排天仗,千头愧木奴。
纵输春色好,均被露华濡。
便是游星汉,焉知在朔区。
关荆如到此,健笔早应图。



榆塞自昔称,经过乃识榆。

入林虽有径,望树似无隅。

绝壑蟠深翠,平沙卧老株。

鸴鸠时决起,跳兔善骙瞿。

一带排天仗,千头愧木奴。

纵输春色好,均被露华濡。

便是游星汉,焉知在朔区。

关荆如到此,健笔早应图。

注释:

①自昔:自古以来,以前。②经:经过。③是 :这。④径:路径。⑤隅:角落。⑥坳(ào):山谷。⑦“鸴”同“鹞”,鸟名,一种能捕食小鸟的猛禽。⑧“鷦”同“鹞”,另一种叫鹙的猛禽。⑨“骙”同“骙”,马疾行貌。语本《诗·小雅》:“鸑鷟(tuó tuó)骙疐(què),象弭(mǐ)有鸧。”⑩“辔”,缰绳。⑪“朔”:北方。⑫“关、荆”:指诗人自己的家乡。

赏析:

《榆》,这是一首咏榆之作,作者通过描绘榆树的风姿与特点,表达了对大自然和故乡的热爱之情。全诗以榆为主线,通过对榆树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榆树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首句“自昔称榆塞”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榆塞的名胜地位。榆塞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榆树生长的天堂,这里生长着许多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的榆树。

次句“经过乃识榆”,进一步强调了榆树的重要性。只有经过榆塞的人才能真正认识到榆树的美丽和价值。这里的榆树不仅是一种普通的树木,更是榆塞的象征和标志。

三、四两句“入林虽有径,望树似无隅”则是对榆树形态特征的进一步描绘。虽然进入榆林后可以发现一条条清晰的小路,但是当我们站在远处眺望榆树时,却发现它似乎没有明显的边界或界限。这种独特的形态使得榆树更加引人注目和令人印象深刻。

五、六两句“绝壑蟠深翠,平沙卧老株”则是对榆树生长环境的描述。在深深的山谷中,榆树生长得郁郁葱葱;在平坦的沙地上,榆树也展现出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这些榆树就像是一群年迈的老人,静静地躺在大地上,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自然的变化。

七、八两句“鸴鸠时决起,跳兔善骙瞿”则是对榆树周围动物生活的描写。在榆树林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鸟类和动物在这里栖息和活动。鸴鸠和跳兔等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生态系统。

九、十两句”一带排天仗,千头愧木奴”则进一步描绘了榆树的规模和气势。榆树如同一道道巨大的屏障一样,排布在天空之下;而榆树的数量之多,仿佛是一支庞大的军队,给人一种震撼和敬畏的感觉。同时,榆树也是榆塞的象征和标志,它们的繁荣昌盛代表着榆塞的繁荣和兴旺。

十一、十二两句”纵输春色好,均被露华濡”则是对榆树四季变化的描写。尽管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但榆树依然保持着它的本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雨雷电,榆树都默默地承受着各种考验和挑战。

十四、十五两句”便是游星汉,焉知在朔区”则是对榆树位置和重要性的肯定。榆树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树种,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存在。它位于遥远的北方地区,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景和享受。同时,它也代表了人们对家乡和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十六、十七两句”关荆如到此,健笔早应图”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望。如果有一天能够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将用我手中的笔来描绘出这片土地的美好和壮丽。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的人们能够珍惜和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它永远保持它的美丽和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