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曾侍陛,七十竟悬车。
进退诚无忝,丘园信有诸。
病馀宜乐志,老去尚耽书。
素悃依阊魏,高年息阖庐。
学尝兼慕陆,节应上同疏。
尤喜临辞阙,嘉谋实起予。
【注释】
三朝——指李绂曾三次入朝为官。
七十——指李绂年已七十岁。悬车,指辞官。
进退诚无忝,丘园信有诸——意思是说,无论我入朝做官还是辞官归田,都问心无愧;我在家乡过着田园生活,这是真实的。
病馀宜乐志,老去尚耽书——意思是说,我现在生病在家,应该以读书来消遣;年纪大了,仍然喜欢读书。
素悃依阊魏,高年息阖庐——意思是说,我一向忠诚耿直,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年纪大了,可以安心地休息了。
学尝兼慕陆,节应上同疏——意思是说,我的学问曾经向陆贽学习;我的操行应当与陆贽一样。
尤喜临辞阙,嘉谋实起予——意思是说,我最高兴的是皇上到朝廷来,听取我的陈述;我的建议确实起了作用。
【赏析】
李绂(1487-1583),字公辅,号五峰,浙江仁和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正德、嘉靖之际,名臣也。”其一生仕宦颇历坎坷。这首诗是他告老还乡时所作。
首联两句,点明自己入仕及辞官的原因。“三朝”指李绂曾三次入朝为官。“七十”指李绂年已七十岁。“悬车”,指他辞官回家,不做官了。
颔联两句,写自己的处世态度和对故乡的感情。“进退诚无忝”,“进退”指在朝做官和辞官回家两种情形。“诚无忝”意思是说他不论在朝做官还是辞官回家,都是问心无愧的。“丘园信有诸”是说,他在家乡过田园生活,这是真的。这两句表现了他的清高傲气和洁身自好的精神。
颈联两句,写他的志趣爱好和对老年的看法。“病余宜乐志”,意思是说,我因病在家休养,应当用读书来排遣忧愁。“老去尚耽书”,意思是说我年纪老了,仍喜欢读书。这两句表现了他的勤于学习的好习惯和高雅的志趣。
尾联两句,写他对皇帝的建议和希望。“素悃依闾魏”,“闾”是古代里巷的名称,“素”是本色,“悃”是诚心诚意的意思。“闾魏”,指古人贤士。“高年息阖庐”,意思是说,我年纪老了,可以安心地休息了。“阖庐”,是指帝王的寝宫。这两句表现了他对自己晚年的期望以及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之意。
整首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感情真切而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