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刚临孟,羲车趁快晴。
丽天欣耀爽,悬宇恰扬清。
离以暄为德,时而旸则亨。
轩墀消溽润,帘幕益晶明。
晃处金飔荡,晞馀玉露轻。
如云黄渐染,颙若对西成。
赋得秋日悬清光
秋季的月光刚刚照耀大地,羲和驾车趁着好天气。
天空中明亮的光辉让人感到愉悦,高高的屋檐正好反射着清新的月光。
离开太阳时用温暖为美德,时而阳光普照则意味着亨通。
轩廊消除了潮湿的热气,帘幕更加明亮晶莹。
晃荡的地方有金色的微风荡漾,晒干的露水变得很轻。
如同被云染黄渐渐蔓延,仰望仿佛看到了西天的收获。
译文:
秋月刚刚降临,羲和车驾趁此时气晴朗。
天空明亮,令人感到舒适;屋檐高耸,正好映照着皎洁的月光。
离开太阳后使用温暖的光辉为美德,阳光普照意味着事事顺利。
走廊上空气流通,帘幕更显明亮晶莹;
微风吹过,带来凉爽的感觉,露水在日光下变得透明而轻盈。
如同被晚霞染成金黄色,逐渐蔓延开去;仰视天际如见秋天之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全诗以“赋得秋日悬清光”为首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赞赏之情。接下来,诗人从多个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魅力。
诗人通过描写秋月、羲和车驾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天空之美。秋月刚落,羲和车驾乘风而来,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清新而明朗的视觉感受。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描绘天空中的月亮和车辆,展现了秋天的夜晚之美。接着,诗人又从高空视角出发,描绘了高屋檐下反射出的秋夜之光,强调了秋月高挂的景象。这一部分主要突出了秋天夜景的宁静与美丽。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他提到“离以暄为德,时而旸则亨”,意思是说离开了太阳的光暖就失去了其价值,但当阳光普照时则意味着一切顺利。这既表现了诗人对秋天阳光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尊重。此外,诗人还提到了空气流通和露水蒸发的现象。他认为空气流通有助于消除潮湿,使人们感到舒适;而露水在日光下变得透明而轻盈,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诗人以“如云黄渐染,颙若对西成”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秋天收获的喜悦和期待。他认为秋天的云彩被晚霞染成了金黄色,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同时,他也仰望天空,似乎看到了秋天之果——成熟的果实。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能力,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景色进行细腻的描绘和表达,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传递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