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王刹现一毫端,百尺竿头进步看。
借问香山应时句,会昌九老雅宜观。
【注释】
画禅室:指佛寺的墙壁上所画的佛像和壁画。香山: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会昌九年(849),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九老会昌是白居易被贬期间的一次集会。雅宜观:观名。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期间。诗人在宝王寺壁上题诗以自抒感慨,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同时抒发了作者的苦闷与不平之气。
首联“宝王刹现一毫端,百尺竿头进步看”。宝王寺的墙壁上画有佛像,诗人站在百尺高竿上观看佛像,这是何等的渺小,而百尺竿头又是如此的高大。诗人以百尺竿头比喻自己的前途,也比喻自己的理想。“宝王”即宝应寺,唐时杭州著名寺院。
颔联“借问香山应时句,会昌九老雅宜观”。诗人向僧人打听白居易的诗句,白居易曾在会昌九年被贬至江州。诗人想白居易一定在雅宜观作诗,因为白居易在会昌九年曾被贬到江州,他在那里写了《琵琶行》这首诗。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就是当时在雅宜观所作。
尾联“借问香山应时句,会昌九老雅宜观”。尾联的意思是:白居易的诗句应该在这里吟诵。这里应该是雅宜观。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