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烟前日忆其声,嘹唳听疑自唤名。
恰是令人识鸿耳,流阴瞥眼那知惊。

乘烟前日忆其声,嘹唳听疑自唤名。

恰是令人识鸿耳,流阴瞥眼那知惊。

【注释】乘:指“趁”,趁势;前日:前一天。嘹唳:形容声音高远。那知:哪里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听鸿楼时有感而作,抒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乘烟前日忆其声”意思是说趁着烟雾散去,回想起昨天听到鸿雁叫声的情景,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颔联“嘹唳听疑自唤名”则是诗人在想象中听到了鸿雁的声音,并怀疑它是否真的是在呼唤自己的姓名。这句诗通过对鸿雁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恰是令人识鸿耳,流阴瞥眼那知惊”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看到鸿雁的情景。这里的“恰是”表示恰好是鸿雁出现的时候,而“瞥眼”则表示瞬间之间,诗人突然看到了鸿雁的身影。然而,当诗人想看清楚鸿雁时,却因为光线的变化而感到惊讶不已。这句诗既展现了鸿雁的出现给诗人带来的惊喜,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表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善于观察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