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买笑还嗔,维谷徒夸百货新。
不向图生分别见,悟殊此者更何人。

我们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题金廷标仿苏汉臣货郎担图: 这是诗的题目,意味着这是一首模仿《苏汉臣货郎担图》的诗。苏汉臣是元代的画家,他的画作描绘了一个货郎挑着担子的形象,其中包含了许多生活用品和物品,展示了古代市井生活的场景。

  2. 儿童阑买笑还嗔: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孩子们在集市中购买商品的情景,他们笑着买,然后生气地被责骂。这里的“阑”是“偷”的意思,表示孩子们偷偷地买东西。

  3. 维谷徒夸百货新: 这是第二句,意思是说那些卖货的商人只是炫耀他们新到的商品,而没有真正关心顾客的需求。这里的“维谷”是指那些商人,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顾客的感受。

  4. 不向图生分别见: 这是第三句,意思是说这些商贩并不真正了解或关心他们销售的商品。他们只是根据商品的外观来定价,而不是根据商品的实际价值来定价。

  5. 悟殊此者更何人: 这是最后一句,意思是说理解这种不真诚的人并不多,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孩子在集市里偷偷地购买东西,然后生气地被大人责备。那些卖货的商人只是炫耀他们新到的商品,而没有真正关心顾客的需求。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或关心他们销售的商品。理解这种不真诚的人并不多,这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儿童在集市中的购物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作者通过对儿童和商贩的对比,揭示了那些只关注自己利润而不关心顾客需求的商贩的真实面目。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