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构枚枚豁且庨,迎门古月在梅梢。
清霄香雪云间泛,入藉依稀林与茅。
【注释】
崇构枚枚豁且昽,迎门古月在梅梢。
清霄香雪云间泛,入藉依稀林与茅。
崇构:高大的楼阁。枚枚:层层叠叠。昽:通“邃”。深邃。
迎门:正对着门。古月:指月亮。
清霄:天上。云间:云中。泛:飘荡。
入藉:指进入草席。藉:同“藉”,垫席子。
依稀:模糊隐约,不清晰。
林:树林。茅:茅草。
赏析:
首联描绘了诗人登上显佑宫所看到的壮丽景象。“崇构”二字形容显佑宫的高大和宏伟,而“枚枚”则形容其层层叠叠、高耸入云。“豁且昽”则形容其深邃广阔,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迎门”指的是显佑宫的大门,而“古月”则是指月亮。“在梅梢”则是说月亮正挂在梅花树枝上,与“迎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月光之美。“清霄香雪云间泛”描绘出月光如雪般洁白,如花香般清新,如云朵般缥缈,令人陶醉其中。而“入藉”则形象地表达了月光如细雨般洒落在树叶和草丛上,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依稀”则描绘出月光的模糊之处,让人难以分辨,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尾联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感受。“入藉依稀林与茅”意味着月光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树林和茅草之中,仿佛它们已经成为了月光的一部分。而“依稀”则强调了这种融合的模糊性和不清晰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朦胧而充满诗意。
整首诗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显佑宫的美丽景象,并通过对月亮、云朵、树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同时,诗中的“清霄”、“香雪”、“云间”、“入藉”、“依稀”等词汇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