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咏东山丝竹随,四郊多垒讽羲之。
若非肥水以奇胜,镇物风流亦底为。

【注释】东山:指谢安。丝竹:指音乐。羲之:王羲之,晋朝著名书法家、画家。镇物:镇抚、平定。底:何,哪里。

【赏析】刘松年的《东山丝竹图》是一幅表现晋代名士谢安游赏山水的画卷。谢安是东晋有名的宰相,他经常和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一起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山一带游览。这首诗就是描写他们游玩时的情景。

首句“觞咏东山丝竹随”,写他们在山水间饮酒吟诗的快乐。觞(shāng):酒杯,泛指酒器;咏:歌唱,吟诵。丝竹:弦乐器与管乐器的总称,此处指音乐。这句说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唱歌,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在东山游玩。

次句“四郊多垒讽羲之”,写他们看到国家四面有敌,而自己却能安心享受闲适的生活。垒:营垒,指战争。这句用典说明谢安虽然身为宰相,但并不因国事而忧心忡忡,反而能超然物外,悠然自得地过着优游的生活。

三句“若非肥水以奇胜,镇物风流亦底为”,是对前两句的解释。肥水:即淝水,在今安徽寿县南面。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淝水的奇袭战术取胜,那么谢安等人的悠闲风度又从何而来呢?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把淝水之战的胜利归因于谢安等人。

整首诗通过赞美谢安等人在淝水之战中出奇制胜、从容应对的英姿,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借谢安等人的悠闲风度来抒发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暗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