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已清兼水复清,与心谋是静无营。
高斋一例惟虚受,坦荡不亏亦不盈。
【注释】
山已清兼水复清:形容环境清静。
与心谋是静无营:与内心商量,追求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而不外求。
高斋一例惟虚受:高远的书房应只接受空灵的东西。
坦荡不亏亦不盈:胸怀坦诚,无所亏损也不过分自满。
【译文】
山林间的空气清新,水流也清澈透明,这和我的心相合,我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界的纷扰。
在高尚的书斋里,一切应接受虚无,保持一种坦然的态度,既不亏损自己,也不过分自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描绘了一个清净、和谐的环境,并通过“与心谋”这一动作,强调了心灵的安宁和满足感。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高斋一例惟虚受”,表明了他在精神上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只有接受虚无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心灵平静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物质环境的清洁上,更体现在心灵深处的追求和净化上。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