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屋边傍筑圃平,振茎留秸起耞声。
丹青不是图山水,仿佛当年刻木情。

【注释】

连耞:一种农具,用于收割稻谷。

丹青:这里指作画用的彩色颜料。

仿佛:形容好像、如同。

刻木:雕刻木头做成的模型。

【赏析】

“村屋边傍筑圃平”,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诗人站在村庄旁,看到村民们在屋边建起了一座菜园,四周平整得如镜子般光滑,映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这画面让人想起《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鲲鹏”或“鹏”,但通过描述菜园的平整,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巨大与宏伟。

“振茎留秸起耞声”,描绘了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挥动锄头,用力地将麦秸从田间拨开,发出“耞”声。这里的“耞”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翻土播种,声音洪亮有力。这声音犹如一首激昂的战歌,激励着农民们辛勤劳作。

“丹青不是图山水,仿佛当年刻木情”,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生活的感慨。他明白,尽管绘画可以描绘山水美景,但它无法完全表达出农民们的辛勤与付出。因此,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农民们手中的农具,看到了他们用木刻刻画出的生动形象,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感和热情。这种情感和热情正是诗歌中最为宝贵的精神内涵。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民们的劳作场景和农具的形象,展现了农民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面貌。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赞美劳动人民的伟大史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