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得湖山秀气陶,春风别馆适相遭。
王家诗与文家画,未及双株不语高。

【注释】

1.玉兰(Yuáng)堂:西湖行宫八景之一,在今杭州西湖南岸的孤山南麓。此诗题“再题”,应是作者第二次写此诗。王家: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及其家族。文家:指宋代文人苏轼、黄庭坚等。双株:即并蒂莲,花两枝相对而生,故云“双株”。

【赏析】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意境清远,风格淡雅。苏轼则以豪放洒脱著称,其词意气风发,雄健奔放,与王维的诗风迥异。但两人同为文人,又都生活在北宋时期,且都酷爱西湖风景,对西湖行宫的景色也极为向往,因此他们都有题咏西湖行宫的诗作。这首诗就是苏轼的一首《玉兰堂》。

“玉兰堂”为西湖行宫八景之一。此诗是诗人第二次来西湖时,于孤山上玉兰堂重题此诗。前两句写玉兰堂的地理位置和景色,后一句用典点出王、苏两家的文学才华。

首联写玉兰堂位置之高,环境之佳,景色之美。玉兰堂位于孤山上,背靠西冷寺,面朝里湖,四周树木环抱,湖水碧绿,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得”字,表明了诗人对于玉兰堂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秀气陶”也是对玉兰堂周围环境的赞美。这里的“春风别馆适相遭”,则是指春天来临,春风拂过大地,使得孤山上的玉兰堂更加美丽迷人。而“适相遭”则是说春天的风和阳光都在玉兰堂附近相遇,使得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

颔联则转向对王、苏两家文学才华的评价。这里的“王家诗与文家画”是指王、苏两家的诗歌和画作都非常出色。而“未及双株不语高”则是用典故点出王、苏两家的文学才华。这里的“双株”指的是并蒂莲,象征着王、苏两家的文学才华如并蒂莲一般,互相辉映,难以超越。而“不语高”则是说虽然他们的文学才华很高,但仍然谦虚低调,不炫耀自己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玉兰堂的描写以及对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王、苏两家文学才华的赞赏之意。同时,诗中的典故和成语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