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天光万顷澄,岳阳楼记近堪徵。
若无后乐先忧志,文正佳文亦底称。

【译文】

碧波荡漾,湖天相接,万顷湖面澄碧如洗,岳阳楼记的意境近在眼前。

如果后事忧先,那么忧在前;如果先事乐后,那么乐在后。只有文正公的佳作才能称颂。

【注释】

(1)瞰碧:俯视。

(2)岳阳楼记:指范仲淹《岳阳楼记》。

(3)文正公:指范仲淹。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志向。

(4)佳文: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此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所写,赞美洞庭山水的壮美与景色的宜人。

【赏析】

这首诗题下有一行小字:“宋庆元三年,自吴兴还朝,道由越中,登西兴驿楼。”据此诗内容可知,此诗为作者途经越中登上西兴驿楼所作。

“一碧天光万顷澄”,首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图景。西湖之美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中杭州尤占其一席,而西湖更是杭州的精华。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赞美西湖的诗句。如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写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写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百步九折萦回肠,象床犀画眩眼明,抬头见城乌鹊喜,低头闻水流冰声,重轩翼然若云状,四壁高树罗疏星。”等等。本诗首句即点出西湖之美就在于其“一碧”和“万顷”的“澄”。这“一碧”、“万顷”都是对西湖美丽景色的高度概括,也是全诗的总领。

“岳阳楼记近堪徵”,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岳阳楼记》一文,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却不悲观失望,而是始终抱有乐观主义精神的人生态度。范仲淹的文章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所以,范仲淹的文章被后人誉为“范文”。本诗用“近堪徵”来形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意境与西湖美景十分接近,可见范仲淹文章的魅力之大。

“若无后乐先忧志,文正佳文亦底称”,第三句是诗人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释与升华。“后乐先忧”是指当国家遇到困难,人民遭受灾难的时候,要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安危苦乐。“后忧”,指国家大计,天下大事;“先忧”,指个人责任、民族大义。“后乐”则是指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后乐”与“先忧”相对。范仲淹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勤于政事,关心百姓疾苦,主张抗金复国,他的诗文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他的《岳阳楼记》、《渔家傲》等许多作品都流露出这种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本诗最后一句说:“文正佳文亦底称。”这是诗人对范仲淹的高度评价。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与思想品质,至今仍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