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如水月华流,竹树影摇荇藻浮。
讵藉丹青传姓氏,虚明此意足千秋。

这首诗是董邦达的《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诗中的“其十二”指的是第二十二幅画作。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闲庭如水月华流:庭院宁静如同清澈的水面,月光映照在上面,如同流动的水波。这里的“闲庭”形容庭院的宁静美好,而“月华”则描绘月光洒在庭院上的景象。

  2. 竹树影摇荇藻浮:竹子和树木的影子在摇曳,荇藻(一种水生植物)在水中浮动。这两句诗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庭院之中。

  3. 讵藉丹青传姓氏:难道仅仅依靠绘画就能传达出作者的名姓吗?这里的“讵”是疑问词,表示怀疑;“丹青”是指绘画;“姓氏”则是指名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绘画艺术表达情感和思想局限性的质疑。

  4. 虚明此意足千秋:尽管只是通过绘画传达出的情感和思想可能无法完全体现作者的意图,但这种含蓄深远的意义仍然值得人们去品味和理解,它足以流传千秋万代。这里的“虚明”是指含蓄、深远;“此意”是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足千秋”则是指这些情感和思想将长久流传。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绘画艺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艺术表达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见解。它既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又对绘画艺术的局限性提出了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