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鹂入地得金莺,瘗处因传夏母名。
不舍无人高慎子,至今池水渫然清。
【注释】
金莺:古代传说中一种有五彩羽毛的鸣禽,这里泛指池中的金鱼。
夏母:相传夏禹的母亲涂山氏是一条神龙,她化而为美女,住在水边,人们称她为“夏母”。
瘗(yì):埋葬。
慎子:战国时楚国人,姓慎,名胜,字子慎,楚悼王时任令尹,后被诬陷而死,楚王为他筑墓,封他为“忠节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润州道中所作杂咏中的第五首,题为《金莺池》。此诗描写了金莺池的景致和历史渊源。
前两句写金莺池的景致。“双”字写出了金莺的数量之多;“入地”二字则描绘出金莺池的景色之美;“得”字表现了金莺池的环境之好。后一句则点明这个环境与一个传说有关。
中间二句写金莺池的历史渊源。“瘗”字表明了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埋葬过夏母的地方;“因传”,说明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最后一句则说明这个说法至今犹存。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丽景观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