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泾南接大泾河,浅洞沿堤泄涨波。
农事未兴信何碍,夏秋为壑患常多。
晴三首 其二
小泾南接大泾河,浅洞沿堤泄涨波。
农事未兴信何碍,夏秋为壑患常多。
注释:
小泾:指较小的河流或溪流。
南接:向南边延伸。
浅洞:小河中水流较浅的洞穴。
沿堤:沿着堤岸。
泄涨波:防止河水上涨带来的灾害。
农事:农作。
信何碍:怎么可能有什么阻碍。
夏秋:夏季和秋季。
为壑:成为山沟。
患常:常常发生的问题。
赏析:
杜甫的《晴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其中《晴三首 其二》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小河边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小泾南接大泾河,浅洞沿堤泄涨波。”诗人首先描述了小河与大河的关系以及浅洞在河流中的重要作用。这里的“浅洞”可能是指河道中的一些较小但重要的洞穴,它们在水流中起到调节作用,帮助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方向。
“农事未兴信何碍,夏秋为壑患常多。”诗人接下来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切。他认为虽然农田尚未耕种,但夏天和秋天的水灾问题却频繁发生,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里的“为壑”指的是由于河流泛滥而导致的山洪,它对农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