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斜临清浅意,六根消尽净香时。
草亭一个为何境,邓尉山阴有所思。

万树斜临清浅意,六根消尽净香时。

草亭一个为何境,邓尉山阴有所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画中的景色,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诗中的“万树”象征着繁茂的树木,它们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出美丽的倒影,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和谐。而“六根”则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通过观照自然的六根,达到了清净的境界。

诗的第三句“草亭一个为何境”,则是对前两句景色的进一步解释。诗人通过对草亭的描绘,引出了对自然美景的思考和感慨。他似乎在思索着这片宁静之地为何如此吸引人,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最后一句“邓尉山阴有所思”,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邓尉山的阴面沉思,寻找着某种灵感或答案。这种思考可能涉及到他对人生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或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仅是对一幅画的描述,更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