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冒雪未登临,今日春和试重寻。
不必升堂还入室,钟声早觉空尘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中写了什么,然后再根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诗句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诗中的重点词。

“镇海寺即目”“前朝冒雪未登临”,写诗人来到镇海寺,看到寺内春意盎然的景色。“今日春和”是说今天正是春天的时候,诗人来到寺院中欣赏美景,心情愉悦。“不必升堂还入室”,“升堂入室”原意指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后来也比喻学习或修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很高的成就。这里用此语形容诗人来到寺院,看到春日里万物复苏,心情愉悦。“钟声早觉空尘心”,意思是僧人的钟声早已把尘世纷扰的心唤回了清净之地。

【答案】

镇海寺即目 其一

前朝冒雪未登临,今日春和试重寻。

不必升堂还入室,钟声早觉空尘心。

译文:

昔日冒着大雪没有登上山巅,如今春暖花开我重新来到这里。

没有必要再去上殿堂,听到晨钟暮鼓就能使俗念全消。

赏析:

首联写景。前一句“冒雪”表明时间是冬天,地点是山巅;后一句“春和”表明时间已是春天,地点是山下。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从冬到春的过渡。第二句承上启下,表明诗人来到山巅的原因。第三句承上句的“试”,表明诗人来到山巅的目的。第四句点明主题,表明诗人来到山巅的目的。

颔联对仗工整。“不必”意为用不着,“升堂”意为升堂入室,“还”意为返回,“入室”意为进入室内,“空”意为空寂,“尘心”意为世俗之心。“不必”与“升堂”相呼应,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无须再做其他事情。“钟声”与“还”相呼应,表明听到晨钟暮鼓就足以使人清心寡欲了。

颈联承前启后,照应开头。第一句承接上文,表明诗人已经来到了山巅;第二句承接下文,表明诗人在山巅所做的活动。第三句承上启下,表明诗人来到山巅的目的。第四句点明主题,表明诗人来山巅的目的。

尾联抒情。首句承接上句的“早觉”,表明诗人早就有超脱俗世的念头;第二句承上启下,表明这种念头已经扎根心底;第三句承上启下,表明这种念头已经付诸行动;第四句点明主题,表明诗人来山巅的目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